首页 家常菜 空气炸锅面包的做法

空气炸锅面包的做法

我跟你讲,空气炸锅这东西,以前我是嗤之以鼻的。总觉得它就是个“万能平替”,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不精。烤鸡翅勉强还行,做面包?那不是开玩笑吗?面包啊,那可是有灵魂的,需要烤箱温柔而均衡的热力包裹,需要蒸汽的辅助才能长高高,才能有那层迷人的薄脆外壳和柔软内里。结果呢?真香。

第一次尝试用空气炸锅做面包,那真是——嗯,怎么形容呢?一块小石头。外焦里生,底部硬得可以当凶器,上面倒是一副金黄灿烂的假象。气得我当场想把它打包退回京东。可我这人吧,骨子里有点不服输的劲儿。特别是对吃,总觉得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于是,那段时间,空气炸锅就成了我厨房里的“小白鼠试验基地”,誓要把这面包给它驯服了。

经过无数次或成功或失败的“炉内侦察”(对,我喜欢叫这个,因为你得像侦探一样,扒拉开面包,看看内部组织,分析失败原因),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用空气炸锅烤出媲美烤箱的软面包的方法。说来也巧,这方法还真让我有点爱上空气炸锅做面包的效率和便利了。特别是想吃个两三个小餐包,或者来个迷你吐司解解馋的时候,根本不用预热大烤箱那么麻烦。

今天就来跟你唠唠,我这些年用空气炸锅做面包的那些心路历程和独家秘诀。信我,照着做,你家的空气炸锅也能“烘”出惊喜来。

先说说 面粉的选择。这可是烘焙的灵魂,马虎不得。我常年囤的是王后日式面包粉或者新良高筋面粉金牌。别省那几块钱买普通的“高筋”,那些面粉筋度不够,烤出来面包会偏硬,没嚼劲。日式面包粉筋度高,吸水性好,做出来的面包组织更细腻柔软,弹性也更好。这是经验之谈,不接受反驳。

酵母呢,我偏爱安琪高活性干酵母,小小一包,活力十足,发酵稳定。记住,酵母是活的,怕烫也怕冷。用温水(大概30-40°C,摸起来比体温稍高一点点就好,别超过45°C)激活它,看到表面浮起一层细密的泡沫,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那就说明它“醒”了,可以工作了。如果没反应,赶紧换新的,别心疼那点成本,否则一锅面团都得废。

基础配方我经过多次调整,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这可不是随便拼凑的,是历经“血与泪”的结晶啊:

  • 高筋面粉:250克
  • 细砂糖:30克 (喜欢甜的可以多加5-10克,但不建议太多,会影响发酵)
  • :3克 (提味,平衡甜度,还能增强面团筋性,别小看它)
  • 奶粉:10克 (这个是我的秘密武器!增加奶香味和柔软度,没有的话可以省略,但加了真的不一样)
  • 鸡蛋液:30克 (一个中等大小鸡蛋的半个左右,主要提供水分和风味)
  • 牛奶:120-130克 (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宁可少一点慢慢加,别一次性倒太多,面团太湿不好操作)
  • 黄油:25克 (无盐黄油最佳,后油法加入,面包组织会更细腻)
  • 酵母:3克

揉面是整个过程最考验耐心的环节。手揉当然可以,但累啊,我个人更推荐厨师机或面包机。

一开始把除了黄油以外的所有材料都倒进去,先低速搅打成团,然后转中高速,一直揉到面团表面光滑,能扯出比较厚的膜。这时候把软化的黄油加进去,继续揉。你会发现面团开始变得油腻腻,一塌糊涂,别慌,这是正常现象。继续揉,揉啊揉,直到黄油完全吸收,面团变得非常有弹性,能拉出手套膜。所谓手套膜,就是能扯出一张薄薄的、有韧性、不容易破的膜,像戴手套一样能透过光看到指纹。这一步非常关键,决定了面包的柔软度。没达到手套膜,烤出来的面包口感会大打折扣。

第一次醒发。揉好的面团滚圆,放到一个抹了薄油的大碗里,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发酵。比如,关掉的烤箱里放一碗热水,制造一个温暖潮湿的小环境。我通常是放在室温28°C左右,大概需要40-60分钟,直到面团发酵至两倍大。用手指沾面粉戳进去,孔洞不回缩不塌陷,就说明发好了。如果塌陷了,就是发酵过度;如果迅速回缩,就是还没发好。

发好后,将面团取出,轻轻按压排气。这一步要温柔,别把辛苦发酵出来的气泡都拍没了。然后将面团分成若干等份。我的经验是,空气炸锅容量有限,做小餐包最合适,大概每个50-60克左右。滚圆后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让面筋放松,等会儿好塑形。

塑形。小餐包最简单,直接滚圆就行。想玩点花样,可以擀成长椭圆形,卷起来,或者做成毛毛虫卷、菠萝包那样的。塑形后将它们放入铺了烘焙纸的空气炸锅篮子里。记住,不要放太满,要给它们留足够的空间,因为它们还要长个子呢。

第二次醒发。这是决定面包蓬松度的关键一步。盖上保鲜膜,或者用喷雾瓶在面团表面喷点水,防止表面变干。继续放在温暖湿润处发酵,直到面团体积再次膨胀至1.5-2倍大,用手轻按有弹性,非常轻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45分钟,具体时间看环境温度。

等面包差不多发酵到位,就到了空气炸锅登场的时候了。

在进空气炸锅之前,有个小诀窍:在面包表面刷一层薄薄的蛋液(全蛋液或蛋黄液都可以,蛋黄液颜色更亮),这样烤出来的面包颜色会更漂亮,也更香。

现在来说说空气炸锅的温度与时间,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精华!空气炸锅的脾气跟烤箱不一样,它热风循环快,很容易把面包表面烤干烤焦,而里面还没熟透。所以,锡纸覆盖是必须的!

面包类型/大小 推荐温度 (°C) 初始时间 (分钟) 后续操作 最终效果 我的小贴士
小餐包 (50-60g) 160 8-10 锡纸覆盖全程,中途翻面一次,继续8-10分钟 外皮微韧,内部柔软,底部不焦 面包出炉后可以刷一层薄薄的黄油,增加光泽和奶香。
迷你吐司 (200-250g) 150 12-15 锡纸覆盖全程,翻面一次,继续10-12分钟 整体上色均匀,组织绵密,有拉丝感 如果喜欢更脆的表皮,最后2-3分钟可以去掉锡纸。
馅料面包 (如肉松包、奶酪包) 165 10-12 锡纸覆盖全程,翻面一次,继续8-10分钟 馅料温热融化,面包体蓬松,风味浓郁 馅料要提前处理好,注意不要烤糊,特别是糖分高的馅料。

我个人倾向于先用锡纸把整个空气炸锅的篮子都包起来,只留一点缝隙让热气流通。这样可以模拟烤箱内部的蒸汽环境,让面包更好地膨胀,也防止表面过早上色。大概烤到一半时间,我会把篮子抽出来,小心翼翼地把面包翻个面,再盖好锡纸继续烤。这可是防止底部烤焦、顶部过硬的独门秘籍

你看,空气炸锅这玩意儿,就像个脾气有点古怪的小灶台,你得了解它的脾气,才能把它哄得服服帖帖。我记得有一次,我妈来我家,我随手用空气炸锅烤了几个迷你餐包给她当早餐。她一开始还嘀咕:“这东西能烤出好面包?”结果一口咬下去,眼睛都亮了:“这小面包怎么这么香!又软又弹,比外面买的都好吃!”听得我心里那个得意啊。

其实,做面包,特别是家常面包,没那么多玄乎的。无非就是耐心和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揉面的时候,面团在手里从一个黏糊糊的怪物,慢慢变成一个光滑、有弹性的生命体,那种手感的变化,真的很有治愈感。看着它在温暖的环境里慢慢膨胀,从一小团变成胖乎乎的两倍大,心里会涌起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再到空气炸锅里,慢慢散发出麦子的清香、黄油的醇香,直到最后,你打开炸锅,看到那几个金黄饱满的小家伙静静躺在那里,外表闪着漂亮的光泽,轻轻一捏,还带着回弹的温柔触感……

当你撕开一个热腾腾的小面包,腾腾的热气带着谷物的香甜扑面而来,咬上一口,外皮的微韧与内里的柔软形成奇妙的对比,那种扎实又轻盈的口感,带着淡淡的奶香和麦香,瞬间就能把人带入一种幸福的境界。这可不是那种冷冰冰、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面包能给你的。这是带着厨房烟火气、带着我无数次尝试和爱意烘烤出来的味道。

所以,别再把你的空气炸锅当成一个只会炸薯条的工具了。给它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一下用它烘烤面包的乐趣。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尝试里。而那份亲手制作的温暖与香甜,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信我,这比什么花里胡哨的甜点都更让人心安,更让人满足。

空气炸锅面包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