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牛腱子的做法

牛腱子的做法

我这人吧,对吃,尤其是家里做的那些老味道,是真有点儿“执念”在身上的。就说这牛腱子,听起来好像是个挺寻常的家常菜,但要真想把它做到心坎儿里,那可真是大有学问。在我家,它不单单是道菜,更是餐桌上的一种仪式感,一种只有通过时间才能熬煮出来的沉甸甸的美味。

第一次尝试自己做卤牛腱,那还是刚毕业那会儿,租着个小小的单间,厨房里只有一口电磁炉,几件从超市买来的廉价锅具。凭着一股子“我要吃肉”的劲头,照着网上找来的方子,稀里糊涂地炖了一锅。结果呢?牛肉柴得跟嚼树皮似的,调料味儿倒是浓,可那股子香,总觉得差了点儿魂。那次失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也让我意识到,光有热情远远不够,对待食材,你得拿出足够的耐心和敬畏。

后来,跟着一位厨房里的老饕学艺,才慢慢摸清了门道。他常说,做菜就像谈恋爱,你得懂它的脾气,花心思去经营,最后才能修成正果。这话用在牛腱子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选肉:这是所有美味的基石,也是我的“小固执”之一。

市面上牛腱子种类不少,什么前腱后腱、金钱腱、粗筋腱,林林总总。我个人啊,是极力推荐大家去找那种金钱腱,或者退而求其次,也要是牛腱子心。这俩部位,特点就是筋腱和瘦肉的分布特别均匀,筋膜呈网状或者花纹状,中间还夹杂着一点点弹韧的胶质。炖出来,口感是那种既有嚼劲又不会塞牙的奇妙平衡,切片后自带漂亮的花纹,看着就馋人。那种纯瘦、没什么筋膜的腱子,炖出来容易发柴,没灵魂!你买的时候,一定得挑颜色鲜亮、按压有弹性、闻起来带点牛肉特有的甘甜味的。别贪便宜买那些颜色暗沉、闻着有异味的,那不是做菜,是糟蹋食材。

牛腱子部位类型 特点描述 卤制口感评价 适合程度
金钱腱 筋腱与瘦肉完美交织,花纹清晰,胶质丰富 弹韧十足,胶质感强,越嚼越香,不易柴 强烈推荐
牛腱子心 筋膜分布均匀,肉质紧实,中心部位筋多 紧实有弹性,口感丰富,不干不柴,肉味浓郁 强烈推荐
前腱(腿前部) 筋膜相对较少,瘦肉多,部分有粗筋 易柴,筋膜感不足,需更精准控制火候 一般
后腱(腿后部) 筋膜较多,但分布不如金钱腱均匀,肉质纤维略粗 有嚼劲,但可能部分略粗,切片花纹不如金钱腱 尚可

前期处理:“洗尽铅华”,为入味打好底子。

买回来的牛腱子,别急着下锅。首先,我一定会先把它浸泡在足量的冷水里,至少两个小时,中间换水两到三次。这是为了充分去除血水,减少腥味,也能让肉质更加纯净。你会发现,水慢慢会变成粉红色,那就是血水在析出。

泡完血水,接下来就是焯水。这一步很关键,不是简单地煮开就行。冷水下锅,加入几片、几段大葱和一勺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这浮沫,说白了就是肉里的杂质和残余的血沫,不彻底撇干净,会严重影响卤水的清澈度和成品的风味。等浮沫不再大量产生,捞出牛腱子,用温水冲洗干净,尤其是边边角角附着的那些血沫。记住,一定要用温水,不然冷水一激,肉的纤维会瞬间收缩,影响后续的软烂程度。

卤水:我的“秘制心法”,香料的黄金组合。

这卤水啊,是卤牛腱的灵魂所在。我的配方,是经过无数次尝试和调整,才定下来的。它不能太浓烈,要那种温和的、有层次感的香,能衬托出牛肉的本味,而不是喧宾夺主。

准备一个纱布袋,把以下香料装进去,系紧口:

  • 八角:3-4个,增添浓郁的甘甜香气。
  • 桂皮:小块约10克,带来温暖的木质香。
  • 香叶:3-5片,提升整体的芳香。
  • 小茴香:一小撮,大约5克,提供清新的底味。
  • 花椒:一小撮,大约5克,微微的麻感,能更好地激发食欲,但不能多,否则会盖过肉香。
  • 草果:1个,拍裂,增添独特的烟熏和草本香气。
  • 白芷:2-3片,去腥增香,有种药材的清雅。
  • 干辣椒:3-5个,根据个人喜辣程度调整,我喜欢那种微微的辣度,能让卤肉更有滋味。
  • 丁香注意了!这个东西极其霸道,只需2-3粒即可,切忌多放,否则整锅卤味都会变成牙医诊所的味道。 它能带来一种穿透力极强的芳香。

除了香料包,还需要:

:一大块,拍扁。

大葱:两段,拍扁。

冰糖:大约30-50克,炒糖色用,也给卤肉带来漂亮的色泽和醇厚的口感。

老抽:2-3汤匙,上色。

生抽:4-5汤匙,提鲜。

蚝油:1汤匙,增加复合鲜味。

料酒:2汤匙,再次去腥增香。

: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定要尝味。

清水:足量,要没过牛腱子。

我的“小心思”在于,炒糖色。锅里放少许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熬,直到冰糖融化,变成琥珀色,再到深红色的焦糖色,冒出细小的泡泡时,立即倒入开水。这时糖液会瞬间沸腾,发出“滋啦”的声响,小心烫伤!这一步能给卤出来的牛腱子带来那种油亮的红褐色,不是老抽能完全替代的深邃与醇厚。

炖煮:时间与火候的艺术,也是耐心与等待的馈赠。

将焯好洗净的牛腱子放入一个足够大的锅中。倒入刚刚炒好的糖色水,再加入足够的清水,没过牛肉。然后放入装好的香料包、姜、葱、老抽、生抽、蚝油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至少1.5到2个小时。如果是高压锅,上汽后转小火,压45分钟到1个小时。我个人更偏爱普通锅的慢炖,虽然时间长,但那种慢慢渗透的入味感,是高压锅难以比拟的。

炖煮过程中,厨房里会弥漫开一股子浓郁的、复杂而又勾人的香气,那是香料与牛肉在时间的催化下,进行着一场曼妙的“化学反应”。我喜欢时不时揭开锅盖,看一眼那深色的汤汁在锅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牛肉在其中上下翻滚,颜色也从浅褐色逐渐变得深沉。这时候,你就能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和满足。

最关键的一步:冷却与浸泡——我的“不传之秘”!

很多人卤完牛肉就直接捞出来切片吃了,觉得热乎乎的才香。但我告诉你,这绝对是错过了精华!卤好的牛腱子,千万不要急着捞出来。关火后,让它完全浸泡在卤汁里,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连同卤汁一起放入冰箱,冷藏至少4-6个小时,最好是过夜

为什么?这是因为牛肉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会充分吸收卤汁的精华。就像一块海绵,在热的时候,它的毛孔是张开的,能够释放出一些肉汁;而当它慢慢冷却,肉纤维会重新收缩,卤汁的鲜美便会通过毛孔重新“吸”进去,使得牛肉的每一寸肌理都饱含风味。经过这一步,你的牛腱子会变得更加紧实、入味、Q弹,切片时也更不容易散开。这绝对是我卤牛肉能成功的头号秘诀,没有之一!不信你试试看,口感和味道绝对是天壤之别。

享用:那份成就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换不来的。

从冰箱里取出那块经过“洗礼”的牛腱子,色泽深沉油亮,周身散发着诱人的卤香味。用一把锋利的刀,逆着牛肉的纹路,切成薄薄的片。你会看到那肉质的紧实,筋膜的晶莹,纹理的清晰。

切好的卤牛腱片,可以淋上一点点原汤,撒上香菜碎或者蒜末,再来一点辣椒油,那滋味,简直要命!入口是牛肉特有的醇厚,接着是香料的层层叠叠,咸鲜中带着一丝丝的回甘。牙齿轻轻一咬,是那种恰到好处的弹韧,不柴不韧,Q弹与软烂完美融合。配着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或者夹在酥脆的烧饼里,又或者凉拌面条,都是绝配。

这道菜,对我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它承载着厨房里的耐心,食材的魅力,以及我对于“家”的味道的理解和眷恋。每当我看着家人朋友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亲手做的卤牛腱,听到他们一声声的赞叹,心里那种充实和满足感,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这就是厨房的魔力,也是我这个“老吃货”乐此不疲的原因吧。谁说做菜不能有情怀?我可是把所有的热爱都炖进了这锅牛腱子里了。

牛腱子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