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猪大肠的家常做法

猪大肠的家常做法

猪大肠这东西,在我看来,它就是餐桌上那道“英雄莫问出处”的硬菜。爱它的人,无须多言,自知其美;不爱它的,闻之色变,避之不及。我嘛,自然是前者,而且是那种,能为一盘做得出彩的猪大肠,足足回味上三天的痴迷者。说起来,我这辈子吃过的大肠,两只手加两只脚的指头都数不过来,从街边小摊的麻辣烫配角,到粤菜馆里脆嫩的蒜子炆,再到川菜馆的干锅肥肠,林林总总。可要论心头白月光,那还得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这套家常做法,透着股子踏实又熨帖的烟火气。

说起猪大肠,很多人望而却步,无非两个字:腥、脏。但那都是没找对路子。我跟你说,只要处理得当,那股子令人却步的“脏味儿”能化作一种独特的“鲜味儿”,带着动物内脏特有的醇厚,再辅以调味,简直是欲罢不能。所以,这道菜的成功,七成在前期处理,三成在烹饪。而我,在这七成里,可是交了不少学费才摸索出门道的。

首先,选材。这可是第一步,也是基础。我通常会去相熟的肉铺,找那种厚实、色泽自然的大肠。问清楚是不是新鲜的生大肠,而不是那种半熟、已经处理过的。那种处理过的,多半为了省事,要么用碱泡发,要么漂洗过度,吃起来失了嚼劲,也没了灵魂。我偏爱大肠头那一段,肉壁最厚,口感也最韧。拿到手,先别急着下水,仔细瞧瞧,有没有破损或者特别薄的地方,这样的要避免。

接下来就是清洗,这是个大工程,也是个体力活,更是考验耐心的环节。我的秘诀是“三翻四洗五揉搓”,一个都不能少。

  1. 第一翻:把大肠从头到尾彻底翻过来。你会看到里面附着着一层米黄色的油膜。这层油膜有人爱有人恨。我个人建议保留大部分。因为正是这层油脂,才能在烹饪过程中提供那种丰腴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完全去掉,大肠会过于干柴,索然无味。但也不能全留,太厚则腻。我的做法是,用刀背轻轻刮去一部分过厚的白色油脂,尤其是两端和皱褶多的地方。记住,刮,不是割,要温柔。
  2. 第一洗:把翻过来的大肠放在水龙头下,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把黏附的粪渣和脏东西冲干净。这一步很直观,反复几次,直到水变清。
  3. 揉搓去腥(重头戏!):这是我的独门秘籍了。把大肠放入一个大盆中,加入一大把粗盐(那种腌咸菜用的海盐最好,颗粒大,摩擦力强),再加入多半碗面粉(普通中筋面粉就行),然后,倒入小半碗高度白酒(别心疼,它能有效去除腥味,还能让大肠更香),最后,再淋上半碗白醋。然后!戴上手套,使出吃奶的劲儿,反复搓揉至少10分钟!你没听错,就是要狠狠地搓揉,让盐、面粉、酒和醋的混合物充分接触大肠的每一个角落,带走脏污和异味。你会看到盆里的水变得浑浊、发黄,带着一股难言的气味,这正是污物被搓下来的证据。
  4. 第二洗:搓揉完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每次冲洗都要把大肠里的盐、面粉、酒醋混合物彻底冲掉,直到水变得清澈,大肠摸起来不再黏滑,手上的搓揉感也变得干净利落。
  5. 第二翻:把大肠再次翻回正面。这正面通常会干净很多。
  6. 第三洗:再用清水冲洗正面几次。
  7. 焯水:锅里烧大量的水,放入几片,拍扁的葱白段,再倒入小半碗料酒。水开后,将处理好的大肠放进去,大火煮沸5分钟,直到大肠明显收缩、变硬。煮沸过程中会冒出大量的浮沫,这些都是残留的腥味和杂质,统统撇掉。这一步是去除最后一点异味,并初步定型。捞出后,用温水再次冲洗干净,沥干备用。

你看,这前前后后折腾下来,大半个小时就没了。可就是这份耐心,才成就了一盘好大肠。有的人嫌麻烦,用碱泡,用洗涤剂。那简直是暴殄天物!碱会破坏大肠的组织结构,让它变得软烂而无韧性;洗涤剂就更不必说了,洗完还能吃吗?我这人就是有点“固执”,认准了传统的方法,就觉得它有它的道理,有它不可替代的风味。

好了,前戏够足,终于要进入烹饪环节了。我的家常做法,是先卤后炒,这样既能让大肠充分入味,又能通过最后的爆炒,赋予它焦香的锅气和丰富的口感。

【卤制入味】

将焯水后的大肠改刀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斜切或滚刀切都可以,看你心情。我喜欢切得略大一点,吃起来更过瘾。

准备一口深锅,锅里放入:

姜块:3-4大片,拍扁。

葱段:几段,特别是葱白。

干辣椒:5-8个,剪开去籽,喜欢辣的可以多放。

花椒:一小撮,约10-15粒。

香料包:这是我的“懒人”秘方,也方便清理。一般我会用纱布包起来:八角2个、桂皮一小块、香叶2-3片、小茴香一小撮。没有现成香料包的,直接扔进去也行。

接下来是调味汁,这可是卤水灵魂所在:

生抽:2大勺(我偏爱珠江桥牌的鲜味生抽,味道醇厚,不死咸)。

老抽:1大勺(上色用,李锦记的草菇老抽不错,颜色自然)。

蚝油:1大勺(增鲜,提味)。

冰糖:5-6粒(大拇指大小,冰糖比白糖能更好地提鲜和提亮色泽,且甜味更柔和)。

:适量,先少放点,后面可以尝味再补。

料酒:2大勺。

开水或高汤:没过大肠的量。

操作步骤

1. 锅中倒少量油,放入姜葱段、干辣椒、花椒和香料包,小火煸炒出香味。这股子香气一出来,厨房立刻就活了,花椒的麻,辣椒的辛,姜葱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简直是勾魂摄魄。

2. 倒入切好的大肠段,翻炒几下,让大肠充分吸附香料的香气。

3. 加入生抽、老抽、蚝油、冰糖、盐和料酒,翻炒均匀,让每一块大肠都裹上酱汁,颜色也变得漂亮起来。

4. 倒入足量的开水或高汤,水量要没过所有大肠。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至少45分钟到1小时。这段时间,大肠会在卤汁的浸润下变得软糯入味。我喜欢炖得稍久一点,让大肠达到那种“入口软烂,嚼之仍有韧性”的完美状态。这需要你的经验去判断,一般筷子能轻松扎透,但又不会一夹就散,就可以了。

5. 炖煮结束后,将大肠捞出,沥干卤汁备用。卤汁可以过滤后保存,下次卤肉或蛋,都是绝佳的底料。

【爆炒增香】

这最后一步,是赋予大肠“灵魂”的。卤好的大肠,虽然入味,但少了锅气和那种焦香。

主要配料

青椒:2-3个,切滚刀块。

洋葱:半个,切粗丝。

蒜瓣:5-6瓣,切片或拍碎。

豆瓣酱:1大勺(郫县豆瓣酱,这是川味家常菜的灵魂)。

干辣椒:适量,看你喜欢辣度。

花椒:一小撮。

生抽、醋、糖:少量,按需调整。

操作步骤

1. 热锅凉油,油要稍微多一点,大火烧至冒烟,这是爆炒的关键!烟火气就靠这一下。

2. 倒入卤好的大肠,快速翻炒,让大肠表面略带焦黄色,甚至有些许金黄的脆边。这一步叫做“煸炒”,把大肠内部的油脂逼出来,同时让外皮变得焦香。你能听到锅里油脂滋滋作响,那声音,简直是美食的序曲。

3. 大肠煸炒到理想状态后,推到锅边,放入豆瓣酱,小火炒出红油和香味。再放入蒜片、干辣椒和花椒,爆香

4. 将大肠与香料混合,继续大火翻炒

5. 加入青椒块和洋葱丝,快速翻炒至青椒断生,洋葱变软。我喜欢青椒保留一点点脆度,所以不会炒太久。

6. 尝一下味道,如果觉得不够咸,可以淋一点点生抽;想提鲜,加一点点糖;最后,关火前,沿锅边淋入一小勺香醋,那股子醋香在热锅里瞬间蒸腾,能给这道菜带来画龙点睛的酸爽,解腻增香,简直绝了!

7. 出锅装盘,撒上一点葱花点缀。

一盘热气腾腾、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家常猪大肠就这么完成了。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外皮略带焦香的韧劲,内里是软糯丰腴的脂膏,咀嚼之间,卤汁的醇厚、豆瓣酱的浓郁、辣椒的辛辣、花椒的麻,还有最后那一抹若有似无的醋意,层层叠叠,交织缠绕,直冲味蕾。吃得我大汗淋漓,筷子根本停不下来。

这道菜,我从小吃到大,从我奶奶的厨房,到我妈妈的餐桌,再到我自己的灶台。记得第一次自己动手做,以为清洗一遍就行了,结果炒出来那股子腥味,差点让我把厨房拆了。后来学乖了,严格按照奶奶传下来的土法子,一遍遍洗,一次次炖。每一次成功,都像是一场胜利,那是对食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厨艺的肯定。

现在,每当逢年过节,家人聚餐,这道猪大肠总是最先被抢光的。我老公不爱吃内脏的,也破天荒地能吃上两块,然后瞪着眼睛问我:“你这回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好吃?”我只是笑而不语,心里得意得很。这哪是什么秘诀,不过是多了一份用心,多了一些耐心罢了。一道菜,一份情,承载着记忆,也连接着现在。在我看来,厨房就是我的修行场,而这盘猪大肠,就是我修行的成果,值得我一次又一次地沉醉其中。

调味品类别 推荐作用 推荐使用时机 我个人的偏好
生抽 增鲜调味 卤制与炒制 珠江桥牌鲜味生抽,味道醇厚
老抽 上色增亮 卤制 李锦记草菇老抽,色泽自然
蚝油 增鲜提味 卤制与炒制 李锦记财神蚝油,鲜味浓郁
冰糖 提鲜回甘 卤制 比白糖口感更柔和,色泽更亮
白酒 去腥增香 清洗阶段 高度白酒效果最佳,别用料酒替代
香醋 解腻提香 出锅前沿锅边 米醋也可,但香醋风味更浓郁
豆瓣酱 增辣提香 炒制阶段 郫县豆瓣酱,川菜灵魂

猪大肠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