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竹荪怎么吃与做法大全

竹荪怎么吃与做法大全

我跟你说,厨房里好东西多了去了,但有一种食材,它生得仙气飘飘,吃起来又脆又滑,简直是自带BGM出场的——那必须是竹荪啊!好多人提起它,第一反应就是“滋补”、“高档”,甚至有点“遥不可及”的感觉,觉得这玩意儿是不是特别难伺候?嗨,我跟你讲,哪有那么玄乎!在我这小厨房里,竹荪可是常客,我敢拍着胸脯说,把它吃透了,你家的餐桌档次立马就能上一个台阶,而且做起来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关键是得摸清它的“脾气”。

竹荪这东西,你得先从“相貌”开始挑。市面上常见的,无非是干货。好的竹荪,一眼看上去就得是完整无损的,尤其是它那层网状的“裙边”,得是均匀舒展、色泽淡黄或米白的,可不能发黑、发霉,或者碎成渣渣。那些裙边破破烂烂、颜色不自然的,趁早别要,那是次品,吃起来口感差远了,还可能有股“怪味儿”。我这人有点老派,总觉得食材的“卖相”直接决定了它的“内涵”。所以,我宁可多花点钱,也要挑那些裙边漂亮、体态完整的“小仙女”。

买回来了,第一步就是泡发,这可是竹荪烹饪的重中之重,决定了它最终的口感和有无异味。我见过太多人,心急火燎地用热水甚至开水去泡,结果呢?竹荪是泡开了,但立马变得软塌塌的,丝毫没有了那种脆韧的口感,而且,热水还会把竹荪自带的一点点“土腥味”或“酵味”给激发出来,盖都盖不住。我的独家秘诀(你可别不信,这真的是屡试不爽):必须用冷水泡发,而且要放一点点

具体怎么操作呢?找一个大点的碗,把干竹荪放进去,倒入足量的冷水,水要没过竹荪,然后撒上个小半勺的盐。然后呢?然后就别管它了,让它自己静静地泡着吧。我一般都是上午泡上,到中午做饭的时候,差不多就泡开了。着急的话,也可以提前一晚泡上,放冰箱冷藏。冷水泡发的好处是,竹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它本身的脆韧度,而且异味能更好地溶解在水中,泡发出来后,会变得洁白膨胀,裙边舒展,摸起来有弹性。泡发好后,还需要再做一步:把竹荪从水里捞出来,用剪刀剪去它顶端的封闭部分(那个菌盖,通常颜色会深一些,带着点泥土味),还有根部硬硬的、发黄的蒂。这两部分是竹荪异味的主要来源,剪掉它们,能让竹荪的口感更纯净,味道更清雅。接着,用手轻轻地,注意是轻轻地,把竹荪里的水挤干。别使劲捏,会把竹荪的结构捏坏的,它可是很娇贵的。挤干水分后,就可以根据你的烹饪需求,把它切成段了。

讲到竹荪的吃法,那可就太多了。在我家餐桌上,有几样是经典中的经典,闭着眼睛都能想出它的滋味来。

一、 竹荪炖鸡汤:汤之鲜,鲜之极!

要说竹荪的“顶配”,那非鸡汤莫属。这道汤,它考验的不是厨艺有多么花哨,而是对食材本味的尊重和对火候的精准把控。我炖鸡汤,基本就两个字:清、鲜

首先是鸡的选择。我偏爱老母鸡,肉质虽不如三黄鸡嫩滑,但骨架大,油脂适中,熬出来的汤底浓郁醇厚,自带一股岁月沉淀的鲜香。当然,如果追求更清淡的口感,也可以用乌鸡三黄鸡,但那种鲜味会略显单薄。鸡买回来,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冷水下锅,焯水。这一步是把鸡肉里的血沫和杂质逼出来,是保证汤色清澈的关键。水开后,你会看到锅面浮着一层灰白色的泡沫,拿个勺子,把它们撇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能留!撇干净后,捞出鸡肉,用温水冲洗干净。

然后,把处理好的鸡肉放进炖锅里,倒入足量的纯净水(我总觉得自来水里那些氯气会影响汤味),加入几片,不用太多,几片足以,姜是为了去腥增香,多了反而会喧宾夺主。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悠悠地炖上两个小时。让鸡肉的鲜味一点点地释放出来,融入到汤里。你听那锅里咕嘟咕嘟的细微声响,闻着那随着蒸汽飘散出来的鸡肉香气,心里会特别踏实。

等鸡汤炖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把之前泡发好、处理干净的竹荪放进去。切记,竹荪下锅的时间不能太早!它很脆弱,炖太久会烂掉,失去脆感。放进去后,再小火炖个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足够了。你会看到竹荪吸饱了鸡汤的精华,变得更加饱满,它的裙边在汤里轻盈地舒展,像极了水母。起锅前,只用放一点点调味就行,再撒上几粒枸杞点缀,喜欢的话,也可以来几颗红枣,增添一丝清甜。什么鸡精味精,统统靠边站!这口汤,要的就是那种纯粹到极致的鲜美,竹荪那独特的清香与鸡肉的醇厚完美融合,喝一口,由内而外地滋润,仿佛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我家先生每次喝这汤,都得感慨一句:“这才是人间的烟火气啊!”

二、 蚝油竹荪:家常快手,下饭神器!

谁说竹荪只能炖汤?它用来做小炒,照样能让人眼前一亮。这道蚝油竹荪,是我平日里图快又想吃点“不寻常”的时候常做的。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快速煸炒,保持竹荪的脆感。准备好切段的竹荪,再准备点蒜蓉、姜末,来点儿红椒丝配色,好看又增加食欲。

热锅凉油,油不必太多。等到油温上来,先下蒜蓉和姜末,爆香,那种香气瞬间就能把你的馋虫勾出来。接着,把竹荪段倒进去,大火快速翻炒。记住,竹荪不能炒久了,它会出水,口感也会变差。翻炒个三十秒到一分钟,让竹荪均匀受热。然后,重头戏来了,加入蚝油!蚝油的鲜甜与竹荪的清雅是绝配,它能给竹荪带来一种浓郁却不失清爽的复合鲜味。我还会加一点点生抽提鲜,再来一小撮,目的是为了提味增鲜,让味道更圆润,而不是吃出甜味。如果你喜欢带点辣,可以放几粒干辣椒段一起爆香。

翻炒均匀后,我会勾一点点薄芡,让汤汁能够均匀地包裹在每一段竹荪上。最后撒上红椒丝,快速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这道菜,竹荪的脆韧吸汁能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饱满的酱汁在口中爆开,带着蚝油的鲜甜和竹荪的独特清香,简单几筷子就能扒拉下大半碗饭。

三、 竹荪酿肉:宴客小露一手,精致典雅!

如果你想在宴客时小露一手,又不想太费劲,竹荪酿肉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看起来精致,做起来也挺有乐趣。

肉馅的选择,我一般用猪前腿肉,肥瘦比例三七开,剁成肉糜,不用太细,有点颗粒感更好。肉馅里要放的调料可就多了:姜末、葱花、少许料酒、生抽、蚝油、一点点白胡椒粉,最关键的是,要放一点点马蹄碎或者荸荠碎。马蹄碎能让肉馅的口感更脆爽,还能解腻。所有调料和肉馅混合后,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直到肉馅变得黏稠,有弹性。

然后就是“酿”的艺术了。把泡发好、剪去两端、挤干水分的竹荪段切成合适的长度(我喜欢切成大概三四厘米的小段)。用小勺子或筷子,把拌好的肉馅塞进竹荪的空腔里。别塞太满,给肉馅留点膨胀的空间。

酿好的竹荪段,可以上锅。蒸是最好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竹荪和肉馅的鲜味。水开后上锅,大火蒸个10-12分钟,看肉馅的厚度,蒸熟即可。蒸出来的竹荪,肉馅饱满,竹荪晶莹剔透,简直是艺术品。

蒸出来的汤汁可不能倒掉,那是精华!把汤汁倒入小锅,加入一点点生抽、蚝油,再勾个薄芡,淋在蒸好的竹荪酿肉上,再撒上点葱花,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竹荪酿肉就大功告成了。它的口感是肉馅的软糯和竹荪的脆滑完美结合,汁水丰富,味道鲜美,每次端上桌,都引得大家赞不绝口。

菜品 风味特点 口感 搭配建议 烹饪难度
竹荪炖鸡汤 极致清鲜、滋补 软嫩吸汁、清爽 需原味高汤,少盐,突出本味 中等偏低
蚝油竹荪 鲜甜浓郁、酱香 脆韧弹牙、挂汁好 可搭配肉片、虾仁,增加风味 较低
竹荪酿肉 复合鲜香、饱满 软糯与脆弹结合 适合宴客,酱汁是灵魂 中等

说起来,我第一次做竹荪酿肉,因为肉馅没搅拌上劲,蒸出来散得一塌糊涂,竹荪和肉馅“分道扬镳”,别提多狼狈了。后来我琢磨,这做菜啊,就像过日子,每个环节都得用心,急不得。有时候一个小细节,比如肉馅顺着一个方向搅,比如竹荪要冷水泡,就是那决定成败的“任督二脉”

竹荪这东西,它本身的味道是极其清淡的,所以它特别适合去“吸收”。无论是吸收鸡汤的鲜美,还是蚝油的浓郁,亦或是肉馅的醇香,它都能毫不吝啬地将这些风味尽数融入自身,同时又能保持它独有的清雅和脆韧。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在搭配上,我通常会选择那些本身味道比较温和、能突出竹荪鲜美的食材,比如鸡肉、排骨、虾仁、豆腐、清淡的蔬菜等等。那些味道过于浓烈、抢戏的食材,比如花椒、八角等香料,我一般是不会和竹荪搭配的,我觉得那样会把竹荪本身的“仙气”给冲淡了,有点可惜。

我家小侄女小时候不爱吃蔬菜,但有一次我把竹荪切成小段,和玉米粒、胡萝卜丁一起,用高汤稍微煮了一下,她竟然吃得津津有味。她说竹荪吃起来像“好吃的海草”,脆脆的,还能吸饱汤汁。看着她吃得香甜的样子,我就觉得,这厨房里的忙碌和研究,都是值得的。

所以啊,别再觉得竹荪是高不可攀的食材了。它就是个脾气有点“娇贵”的小公主,你只要摸清了它的习性,温柔对待,它就会以最美妙的姿态,报答你的用心。信我一句,下次去菜市场或者超市,看到竹荪,别犹豫,拎一把回家,试试我的这些土办法,保证能让你家的餐桌,多一道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的美味!那种看着家人朋友吃得满意,边吃边夸的成就感,你试过就知道,真是比什么都香!

竹荪怎么吃与做法大全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