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艾叶煮鸡蛋的正确做法

艾叶煮鸡蛋的正确做法

说到艾叶煮鸡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那股子药味儿”、“是不是有点儿苦?”。这话可就外行了!真要把这碗艾叶煮鸡蛋做好了,它绝不是什么“药”,而是带着一丝清幽、一份暖意,直抵你心窝的慰藉。在我家厨房里,这道东西可有年头了,尤其是每逢春末夏初,或是家里婆娘(别笑,我们这儿就这么叫)稍感不适,我都会亲手操持。这可不是随便把艾叶跟鸡蛋扔锅里一煮就了事儿的,里头门道多着呢,我今儿个就跟你们好好掰扯掰扯,我这套“固执”的做法。

首先,也是最最要紧的,就是这艾叶的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有那种晒干的艾绒,或是干艾叶,方便是方便,可那股子冲劲儿和药味儿,在我看来,总归是少了鲜艾叶的灵动。我呢,做艾叶煮鸡蛋,是断然不用干艾叶的。我宁愿多跑几趟,去乡下亲戚家菜园子边儿上,或是城里那些老式菜市场里,专门找那些摆着一把把 新鲜艾叶 的摊位。要选那种 叶片翠绿、边缘带锯齿、背面有点绒毛、摸起来嫩生生 的,最好是 初春时节刚冒尖儿的嫩艾叶。为什么是嫩艾叶?因为嫩的苦味儿轻,香气足,煮出来口感也软糯,不像老叶子那样柴,而且药性也更平和。那种采摘回来有点儿泛黄,甚至边缘已经干枯的,我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新鲜的艾叶一拿回家,那股子特有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清香就能把厨房都氤氲开来,这才叫活色生香。

选好了艾叶,接下来的 清洗和处理 更是重中之重。这可是决定成品会不会有“药味儿”和“苦味儿”的关键一步。我一般会把艾叶的粗梗去掉,只留嫩叶和嫩茎。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至少洗个三五遍,直到水变得清澈无杂质。冲洗干净后,这还不够。我有个“秘密武器”,就是 焯水。找个大锅烧开水,水里可以加一小勺盐,这样能让艾叶保持翠绿。水开后,把洗净的艾叶倒进去,快速焯烫大约30秒到1分钟,看到艾叶颜色变得更绿,立刻捞出来,迅速放入冰水或者流动的冷水下冲凉。这一步叫做“过冷河”,能最大程度地锁住艾叶的颜色,并终止加热,防止它继续变老。更重要的是,焯水能 去除艾叶中大部分的涩味和苦味。焯水冲凉后的艾叶,用手 挤干多余的水分,一定要挤得干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后续的汤汁。这是我做艾叶煮鸡蛋,以及一切艾叶菜肴的 不二法门。那些直接煮的,出来味道肯定发苦。

好,艾叶备妥了,接下来就是 鸡蛋。鸡蛋呢,我倒是没有特别固执一定要土鸡蛋,但是 新鲜是第一位。那种放冰箱里一个礼拜的蛋,我是瞧不上眼的。最好是买回来当天,或者第二天就用掉。我一般会准备四到六个鸡蛋,看家里人多不多。

煮鸡蛋,也是有讲究的。很多人会把艾叶和鸡蛋一起煮,我觉得那样煮出来的鸡蛋,蛋黄会有点儿发灰,而且艾叶的味道也渗透不进去。我的做法是 先将鸡蛋煮熟。冷水下锅,水要没过鸡蛋,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个 8到10分钟,确保蛋黄完全凝固,但又不能煮得太老,边缘发黑。煮好的鸡蛋捞出来,立即放入冷水里浸泡一会儿,这样 剥壳会特别容易。剥掉壳的鸡蛋,才是下一步操作的主角。

关键步骤来了。剥好壳的鸡蛋,千万不要直接扔进艾叶汤里煮。我每次都会用勺子或者刀背,在鸡蛋表面 轻轻敲出一些裂纹。不用敲碎,也不用敲得太深,就是那种 细密的、不规则的网状裂纹,让鸡蛋的表皮看起来有点儿像冰裂纹瓷器。这样做,是为了让艾叶的清香和后续加入的调料,能够更好地 渗透到鸡蛋内部,让每一口都能吃到艾叶的滋味,而不是只有蛋清外部沾染了一点。这是让艾叶味儿和鸡蛋味儿充分融合的 核心技巧

接下来是熬制。取一个砂锅或者不锈钢锅,加入足量的清水,大概能没过所有鸡蛋的量。然后,把 挤干水分的艾叶 放进去。接着,少不了 老姜。我通常会准备 三到五片带皮的老姜,用刀背拍扁,这样姜味儿更容易出来,驱寒的效果也更好。有人喜欢切丝,我觉得拍扁更能释放姜的独特香气。然后,就是 红糖。我的建议是 古法红糖或者纯正的甘蔗红糖,那种颜色深沉,带着焦糖香气的。不要用白砂糖,白砂糖只有甜味,缺少红糖特有的醇厚和暖意。红糖的量,就看个人口味了,我通常是四五个鸡蛋配 两大勺(吃饭用的那种勺子)的红糖,这样甜度适中,又能衬托出艾叶的清苦和姜的辛辣。

所有材料入锅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慢慢炖煮。这可不是煮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完事儿的。我会让它在小火上 咕嘟咕嘟地煮上至少一个小时,甚至 一个半小时。在这漫长的炖煮过程中,艾叶的精华、姜的辛辣、红糖的甘甜,就会一点一滴地,通过那些细密的裂纹,缓缓地渗入到鸡蛋的每一层,让鸡蛋从内到外都染上淡淡的褐色,散发出那种独特的复合香气。整个厨房都会弥漫着一股子温暖又带着草本芬芳的气息,那味道,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感觉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被熨帖了。期间,偶尔我会掀开盖子,用勺子轻轻翻动一下鸡蛋,确保它们受热均匀,也能让每个鸡蛋都充分浸润在汤汁里。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艾叶的颜色已经变得深绿,汤汁也呈现出浓郁的红褐色,这时就可以 关火了。但我的“秘诀”还没完。关火后,让鸡蛋在汤汁里继续焖泡,至少 半个小时,最好是一个小时。甚至,我更喜欢 头天晚上煮好,泡上一整夜。经过长时间的浸泡,鸡蛋会更加入味,艾叶的清香和红糖的甜润,才能真正地“锁”在鸡蛋里头。你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加热一下,那滋味,才叫地道。

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起一个鸡蛋,你能看到它被染成了漂亮的浅褐色,剥开后,蛋清部分有明显的裂纹,艾叶的颜色也渗透了进去,不再是纯白。咬上一口,先是红糖的微甜,接着是鸡蛋本身的醇厚,然后,那股子独特的艾叶清香,带着一丝丝姜的暖意,就会在舌尖上慢慢散开,温和而不冲撞,清雅而不寡淡。完全没有那种让人抗拒的“药味儿”,更别提苦涩了。有的只是那种滋养、温暖、熨帖的感觉,直达胃腑,再传遍全身。我记得有一次我媳妇儿生完孩子坐月子,身体虚寒,我就天天给她煮这个。她一开始还嫌弃,尝了几口后,说这味道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后来几乎成了她每天的盼头。

市面上也有一些做法,会加入枸杞,或者直接用艾绒包,我试过,但总觉得多了些“杂味”,少了我这套做法的纯粹和直给。艾叶煮鸡蛋,在我看来,越是简单,越是纯粹,越能体现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功效。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家常的关怀,一种顺应节气、滋养身体的智慧。所以啊,下次别再跟我说艾叶煮鸡蛋有“药味儿”了,那只能说明你没遇到真正懂得它的人。你按照我这套“固执”的做法试试看,保证能颠覆你的认知。毕竟,有些味道,是要用心去体会的,不是吗?

艾叶煮鸡蛋的正确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