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大盘鸡家常做法

大盘鸡家常做法

大盘鸡这东西,说起来,每个人的厨房里都有一套自己的“武林秘籍”。我呢,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从新手小白把鸡肉炖得柴如嚼蜡,到如今闭着眼也能炒出那股子让人魂牵梦萦的复合香,这中间可不只是几锅鸡肉的功夫,那是无数次失败和改良堆出来的经验。所以今天,我要和你们好好唠唠,我心目中那碗真正地道、充满烟火气的大盘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要说大盘鸡的魂儿,八成都在那一口鸡肉里。市面上那些速成养大的肉食鸡?别说鸡味了,连肉质都寡淡得没劲。我啊,宁可多跑两条街,也要挑那正宗的走地鸡,或者至少也得是散养的三黄鸡。那种肉质紧实,皮下脂肪不多不少,带着一股子天然的鸡油香,才是大盘鸡的底气。买回来,别急着剁,整个儿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特别是鸡腹腔里那些血块和内脏残留,一点都不能马虎。接着,就是斩鸡。我从来不拘泥于什么整齐划一的方块,就是要那种大小不一、带着骨头的滚刀块,这样骨头里的鲜味才能在炖煮时充分释放出来。那些只切鸡腿肉、鸡胸肉的,我是不推荐的,少了骨头的支撑,那味道就差了一层意思。

处理好的鸡块,第一步是焯水。很多人图省事儿,热水下锅。我跟你说,那是大错特错!冷水下锅,放几片姜、少许料酒,慢慢加热。这样血沫才能一点点被逼出来,鸡肉的腥味也能最大程度地去除。水开后,撇去浮沫,再煮个两三分钟,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分。记住,一定是温水,冷水一激,鸡肉就收缩了,炖出来肉会发柴。控水这一步也别偷懒,水多的话,后面煸炒时会影响上色和风味。

接下来,就是大盘鸡最最关键的“炒糖色”了。这可是大盘鸡色泽诱人的秘诀,也是区分厨房老手和新手的门槛。锅烧热,倒一点点底油,然后放入冰糖。我个人偏爱黄冰糖,因为它炒出来的糖色颜色更自然,味道也更醇厚。小火慢炒,直到冰糖融化,颜色从浅黄变成琥珀色,开始冒细密的泡泡,并且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焦糖香气时,立刻下入控干水的鸡块。大火快速翻炒,让每一块鸡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炒到鸡皮微微发黄,边缘焦香,把鸡肉本身的油脂也逼出一些来。这个过程,你会听到锅里滋啦作响,那声音就是美味的序曲。

鸡肉煸炒上色后,推到锅边,底油里投入干辣椒(我喜欢用新疆线椒,够劲儿)、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我家还会加一小颗草果和两三粒丁香。这些香料,在热油的催化下,瞬间能释放出让人鼻腔大开的浓郁香气。待香料爆香,再加入姜片蒜瓣(蒜瓣可以多放些,炖软了特别好吃)。一股脑儿地和鸡肉炒匀,这时候,厨房里的味道就已经足够让人垂涎三尺了。

接着,沿锅边淋入生抽,再少许老抽提色,一勺郫县豆瓣酱(这是增添咸香和红亮的秘密武器,但别贪多,否则会盖过鸡肉本身的鲜味),炒匀。然后,倒入没过鸡肉的热水。记住,必须是热水!冷水会使鸡肉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肉质变老。水量的把握也很重要,刚刚没过鸡肉就好,不用太多。盖上锅盖,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0分钟

趁着炖鸡肉的功夫,我们可以来准备土豆了。黄心土豆是我的不二选择,它淀粉含量高,炖出来口感更面、更沙,能更好地吸收汤汁。削皮后,切成和鸡块差不多大小的滚刀块,泡在清水里,防止氧化变色。青红椒也切成滚刀块,洋葱切大块备用。

20分钟后,打开锅盖,你会发现汤汁已经变得浓稠了一些。这时候,把土豆块倒进去,和鸡肉一起拌匀。继续盖上锅盖,小火再炖15-20分钟,直到土豆变得软糯,用筷子轻轻一扎就能穿透。有些朋友喜欢土豆炖得烂烂的,我个人觉得,土豆要软糯而不散,带着一点点形体,才能和鸡肉形成口感上的互补

大盘鸡的收汁环节,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在土豆炖软后,转大火。尝尝味道,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盐和糖。此时加入青红椒块和洋葱块,快速翻炒。青红椒和洋葱不用炖太久,稍微断生,保持一点点爽脆的口感就好。一边翻炒,一边让汤汁在高温下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变得愈发浓稠,紧紧地乳化并包裹在每一块鸡肉和土豆上,那亮晶晶的色泽,简直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诱惑。直到汤汁收到你满意程度,就可以关火了。

当然,大盘鸡少了裤带面,那可就失去了半壁江山。我家的习惯是,吃大盘鸡,必须得有那宽而劲道的手擀面。面粉要选高筋面粉,加一点点盐和水和成面团,揉到光滑,然后盖保鲜膜醒发至少半小时。吃的时候,擀成大片,切成宽条,手一拉,下到开水锅里,煮熟捞出来,沥干水分,直接铺在大盘鸡的边缘。用筷子把面条和着那浓郁的汤汁一拌,面条吸饱了汁水,劲道弹牙,那种满足感,真是言语难以形容。

关于一些“争议”食材,比如加不加番茄酱或者啤酒。我个人是不加番茄酱的,我觉得它会冲淡大盘鸡本身的香辣醇厚。当然,如果你喜欢酸甜口,一点番茄沙司或新鲜番茄块也未尝不可,但那在我看来,就不是我心目中那碗最传统的大盘鸡了。啤酒呢,我也试过,能带来一点特殊的麦芽香,但总觉得它有时会盖过鸡肉的原味,所以现在也基本不放了。对我而言,大盘鸡的灵魂在于香料和鸡肉、土豆的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朴实又浓郁的满足

鸡肉类型 特点 推荐度 备注
走地鸡/三黄鸡 肉质紧实,鸡味浓郁,脂肪适中 ★★★★★ 大盘鸡首选,口感和风味最佳
肉食鸡(黄油鸡) 肉质较松,鸡味略淡,脂肪偏多 ★★★ 可用,但需注意煸炒出油,风味不如前两者
冰鲜鸡胸/腿肉 肉质较柴,缺乏骨香,风味寡淡 不推荐整只鸡的大盘鸡,可用于快手版或减脂

这道菜,对我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范畴。它承载着无数个家庭聚餐的温馨夜晚,无数次朋友来访时的欢声笑语。每次炒大盘鸡,香料在锅里跳动,鸡肉在油中滋啦作响,土豆咕嘟咕嘟地吸着汤汁,那种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厨房景象,就是我生活里最真实、最温暖的底色。没有什么比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大盘鸡,再配上劲道的裤带面,更能抚慰人心、驱散疲惫了。你瞧,说着说着,我这口水又开始泛滥了。不如,今晚就来一锅吧?

大盘鸡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