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干咸鱼的做法大全家常

干咸鱼的做法大全家常

我跟你说,这世上好吃的干咸鱼,多半都是自己家晒出来的。外头买的,即便是号称“手工”,也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儿魂儿,不是太死咸,就是口感太僵硬,还带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工业味儿。所以我家餐桌上,只要出现了那一盘滋啦作响、香气扑鼻的咸鱼,那肯定是我亲手从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一步步“磨”出来的。这过程,说起来有点费事,但那种亲手把鲜活食材转化成一种可以长时间保存、风味更醇厚的美味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要说做咸鱼,选鱼是第一道坎儿,也是最关键的。不是什么鱼都合适,那些肉质太软、脂肪太少的小杂鱼,晒出来就剩柴了。在我看来,海鱼是首选,肉质紧实,腥味儿相对没那么重。我偏爱马鲛鱼,它的肉厚实,晒出来口感有嚼劲又不至于硬邦邦,鲜味儿也能很好地锁住。当然,要是能弄到新鲜的鳓鱼或者小黄鱼,那更是锦上添花。鲈鱼我也试过,但总觉得晒干后不如马鲛鱼来得有风骨。选鱼的时候,眼睛一定要亮,鱼鳃要红,鱼身要有弹性,那种摸起来软趴趴,眼睛发白浑浊的,直接PASS掉,宁可不吃,也不能拿回去坏了我的“大业”。

鱼买回来,先是清洗。这可不是随便冲两下就完事儿。我通常是先刮鳞,然后剖开肚子,掏出内脏。这里有个“秘诀”,就是鱼腹里的那层黑膜,一定要刮干净。这层膜是腥味儿的主要来源,也是咸鱼变味儿的祸根。用勺子或者指甲仔细刮,直到露出粉白的鱼肉。然后把鱼从头到尾清洗干净,血水也要彻底冲掉。有些大块的鱼,我会沿着鱼脊背对半剖开,但不要完全切断,让它像本书一样展开,这样更方便腌制和晾晒。如果鱼身特别厚,还得在鱼肉上划几几刀,方便入味儿。

接着就是腌制了,这才是咸鱼风味的灵魂所在。我的“配方”很简单,但细节很重要。我从来不用精盐,必须是粗海盐,颗粒粗,溶解慢,能更好地把鱼肉里的水分“逼”出来,同时慢慢渗入鱼肉,让味道均匀。

鱼的种类/大小 粗盐用量 (按鱼重) 腌制时间 (冰箱冷藏) 翻面次数
小黄鱼 (100-150g/条) 8-10% 12-24小时 1-2次
马鲛鱼 (500g-1kg/条) 10-12% 24-48小时 2-3次
大块海鱼 (1kg以上/块) 12-15% 48-72小时 3-4次

我一般是按照鱼的重量,抓取10%到12%左右的粗盐。别怕咸,晒干后盐分会更集中,但如果前期不够,鱼肉容易腐败。除了盐,我还会偷偷加一小撮花椒粒和几片,稍微给鱼肉去腥增香,但不抢味儿。有些人喜欢加点白酒,我个人不太用,觉得晒出来酒味儿有点儿突兀。

盐要均匀地涂抹在鱼的全身,尤其是鱼肉厚的地方和鱼腹内壁,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用手轻轻按摩几分钟,让盐粒更好地附着和渗透。然后找一个干净的盆,把鱼码好,上面压一块重物,可以是装满水的瓶子,也可以是洗净的石头。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压重物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鱼肉脱水。腌制期间,每隔12小时左右,我会把鱼翻个面,让盐水充分接触每一面。你看,这每一环节都透着老祖宗的智慧,急不得。

腌制好后,就到了晾晒的环节,这也是最考验天气和耐心的。把腌好的鱼从冰箱里拿出来,用清水轻轻冲洗一下表面的盐粒和析出的血水,然后用厨房纸巾彻底擦干。这一步很关键,一定要擦得干干净净,不然晒的时候容易滋生细菌。

然后就是找个通风好、阳光适中的地方挂起来。我家在南方,湿度大,所以我是白天晒太阳,晚上收回室内,用风扇吹着。直接暴晒会把鱼肉晒“熟”了,口感就不对了。最好的状态是,有微微的阳光,更多的则是自然风干。我通常用那种防蝇的晾晒网罩,把鱼放进去,避免苍蝇叮咬。如果是在北方干燥的地方,可能直接挂在户外就行,但一定要注意防尘。

晒鱼是个看天吃饭的活儿。通常需要3到7天,具体取决于鱼的大小、天气湿度和温度。每天都得去摸摸鱼身,感受它的变化。最初是软趴趴的,然后慢慢变得有弹性,最后摸上去会有点硬,颜色也会变得金黄或深红。闻起来,不再是生鱼的腥味儿,而是带有一点点海水的咸香和风干后独有的醇厚气息。这味道,勾魂儿!我的经验是,不要晒得太干,那样吃起来会很硬,嚼不动。留一点点水分,大概七八成干就好,这样肉质更弹牙,风味也更集中。

晒好的咸鱼,放进保鲜袋或者真空袋里,然后丢进冷冻室保存。这样可以放上好几个月,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跟刚晒好的一样。

自家做的咸鱼,吃法也多了去了。我最爱也最推荐的,就是最简单的清蒸。拿一小块出来,用温水泡一会儿,去掉多余的盐分,然后切成小块,放点姜丝、蒜片,淋一点点花生油,上锅蒸个十分钟。端出来的时候,再撒上葱花,淋一勺烧得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葱香、蒜香、鱼香,一股脑儿地钻进鼻腔。这鱼肉,因为提前晒过,纤维更紧实,咬下去带点嚼劲,咸香适口,鱼油在高温下渗出来,混合着米饭,简直是绝配。

我有时也会香煎,特别是小块的咸鱼。锅里放一点点油,中小火慢煎,煎到两面金黄焦脆。煎的时候,那股子焦香简直能把邻居都吸引过来。外皮脆,里面是嫩的,蘸一点点陈醋,别提多开胃了。

还有一种做法,是我跟我妈学的,叫咸鱼茄子煲。把晒好的咸鱼切小块,先用油煎香,然后捞出。锅里留底油,爆香蒜蓉、姜末,下切好的茄子,煸炒到茄子变软,然后倒回咸鱼块,加一点点生抽、蚝油、糖,再加一小碗水,咕嘟咕嘟地焖煮。茄子吸饱了咸鱼的鲜味儿,变得软糯入味,咸鱼的肉质也变得更软嫩。那滋味儿,用我老公的话说,能吃三碗饭。

说到底,做咸鱼这事儿,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更像是和时间、天气、食材的一场对话。你得有耐心,得细心观察,还得有点“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但当你看着那一条条金黄油亮的咸鱼,闻着厨房里飘散的家常香味,你就会明白,所有这些等待和付出,都值了。那不仅仅是一道菜,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家常味道的执着和热爱。下次,别光顾着看了,自己也动手试试,保证你也会爱上这种亲手制作的满足感。

干咸鱼的做法大全家常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