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饸饹面的做法

饸饹面的做法

讲起饸饹面,我这心里就跟被一把老弦拨动了似的,那股子劲儿啊,怎么都止不住。市面上那些动辄宣传“正宗”、“传统”的饸饹面,我大抵是瞧不上的。不是我嘴刁,是真的,太多的店把这碗面做成了流水线上的敷衍,少了灵魂,更没了那种扎扎实实的烟火气。要说真正能让我魂牵梦绕的,还得是自己家里,从和面到出锅,一招一式都透着心意的那一碗。

我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做饭,奶奶是北方人,一手面食出神入化。饸饹面,就是她老人家传给我的看家本领之一。那时家里穷,没有饸饹床子,奶奶就用一根擀面杖,把面团擀得比纸还薄,再层层叠叠切成细丝,虽然不是正经饸饹,但那份手工的劲道,是任何机器都比不上的。后来条件好了,我给自己置办了个老式的铸铁饸饹床子,那玩意儿沉得像块陨石,每次拿出来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但只要一想到面条从那小孔里“滋溜”一声挤出来,心里就乐开了花。

做饸饹面,最最要紧的,就是这面团。面粉的选择,我从来都是雷打不动的高筋面粉,有时候我甚至会奢侈地混入一小部分全麦粉,为了那股子麦香和更丰富的口感。水温是个大学问,我喜欢用温水和面,大概四十度左右,手摸上去不烫手,但又不是冰凉的。水量不能太多,宁愿硬一点,也不能稀。我的经验是,每500克面粉,大概用200-220毫升水。揉面的时候,要揉得面团光洁如玉,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回弹力。这个过程,可不是随便揉两下就行的,得耐得住性子,揉到它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感觉面团从最初的散漫变得有了筋骨,有了生命。揉好了,用湿布盖上,让它醒面至少一个小时,最好是两小时,甚至放冰箱里冷藏过夜,那面筋才叫一个舒展,做出来的饸饹才能筋道得咬不断。

我这人比较固执,觉得饸饹面就得是羊肉汤底,配上羊肉臊子,那才叫绝配。猪肉?不是不好,可少了那股子羊肉独有的鲜香醇厚,总觉得差点意思。

羊肉汤,这是饸饹面的灵魂。我通常会选用带骨的羊腿肉或者羊排,这些部位的肉质紧实,骨头里的髓油又能给汤底增添无法言喻的复合香气。肉要先冷水下锅,放几片姜,一小截大葱,再倒一勺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这个焯水的步骤,是去除膻味的关键,必须得彻底。浮沫撇干净后,转小火,放入我私藏的香料包:花椒、八角、香叶、小茴香、白芷,每样都不能少,但用量要巧妙平衡,不可喧宾夺主。然后就是漫长的炖煮,至少两个小时,直到羊肉软烂,骨肉轻易分离,汤色奶白浓郁。炖好的羊肉捞出来,放凉后切成小丁,羊汤则用细密的筛网过滤一遍,确保汤底清澈纯粹。

羊肉臊子,则是这碗面的点睛之笔。我喜欢用肥瘦相间的羊肉馅,如果能买到新鲜的羊腹肉自己剁成丁,那更是锦上添花。锅里烧热少许底油,先下几粒干辣椒和少许花椒小火煸香,闻到麻辣的香气后捞出不要,这叫借味。然后放入羊肉馅,大火快速煸炒,直到羊肉里的水分充分蒸发,边缘开始焦黄,肉香四溢。这一步非常关键,煸炒得够透,才能激发出羊肉深层的风味,并让臊子吃起来不腥不腻。接着下入姜末、蒜末和少许葱花,炒出香味。我的秘诀是,此时我会偷偷加入一勺好的豆瓣酱,以及少许甜面酱,这能给臊子带来更深沉的酱香和一丝回甘。随后加入生抽、老抽调色、少许白糖提鲜,再沿锅边淋入少许醋,那股子醋的香气在热锅里“滋啦”一声蒸发,瞬间把所有味道都提起来了。最后,加一碗之前炖好的羊汤,小火慢炖个十几分钟,让汤汁充分渗入肉馅,收汁至浓稠

至于面团的醒发时间,这直接关系到饸饹的口感。我曾经尝试过不同的醒发策略,也为此做了个小表格,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醒发时间 面团手感 成品饸饹口感 个人评价
1小时(室温) 略有弹性,但仍显僵硬 筋道有余,柔韧不足,易断 尚可,但无法发挥面粉最佳潜能
2-3小时(室温) 柔软而富有弹性,按压后缓慢回弹 筋道十足,爽滑弹牙,不易断 推荐!兼顾口感与制作效率
4小时以上(室温) 过于柔软,略显松弛 失去部分筋道,易粘连 不太推荐,口感会受影响
冷藏过夜(8-12小时) 极其柔软顺滑,弹性极佳 筋道且极致Q弹,滑润有嚼劲 强烈推荐!最接近完美的状态

看到没,冷藏过夜,虽然需要提前规划,但那份Q弹滑润,韧性十足的口感,绝对值得你为此付出时间。

好了,万事俱备,只欠压面。把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塞进饸饹床子里。每次我都要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往下压,看着一根根粗细均匀、油光锃亮的饸饹面“唰唰”地从孔里挤出来,直接落入沸腾的锅中,那份成就感,是任何快餐都给不了的。

煮饸饹面,跟饺子一个道理,水一定要宽,火一定要旺。饸饹面下锅后,水再次沸腾,面条浮起,就意味着差不多了。捞出来,过一遍凉水,可以去除表面的淀粉,让面条更爽滑,也可以不过,直接沥水装碗,看你喜欢那股子热腾腾的劲儿还是清爽些的口感。

最后一步,也是最让人期待的组装。碗底先铺一层烫熟的豆芽、白菜丝或者菠菜段,这些蔬菜能解羊肉的腻,增添一丝清爽。然后码上沥干的饸饹面,舀上两大勺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那汤汁一入碗,瞬间就把面条和蔬菜包裹住,一股子混合着羊肉、香料和蔬菜的鲜香扑鼻而来,真是要命。再大方地浇上一勺羊肉臊子,撒上切得碎碎的香菜末、蒜泥,如果喜欢吃辣,再来一勺自家炼的红油辣椒,那红亮亮的油花,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端着这碗面,我总会先喝一口汤,那汤头,醇厚而不膻,鲜美而不腻,香料的韵味若隐若现,仿佛把整个北方冬日的暖阳都吸进了肚子里。再夹起一筷子饸饹面,它根根分明,筋道得弹牙,裹挟着浓郁的汤汁和臊子的咸香,每一口都是满足。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吃饸饹面,吃的不是面,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认真,对味道的执着,还有那一去不返的、关于奶奶的温暖记忆。

所以啊,这饸饹面,在我看来,绝不是随便应付的一顿饭。它是你愿意花时间去等待、去打磨、去用心品尝的一道菜。它有温度,有故事,有那种实实在在、从胃里暖到心坎里的力量。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食物有那么一点“小固执”,不妨试试我的法子,相信我,那份味蕾上的惊喜,绝对能让你忘掉外面那些“快餐式”的敷衍。

饸饹面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