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蒜苔炒肉的做法

蒜苔炒肉的做法

这蒜苔炒肉啊,别看它就是个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小菜,可里头的门道,真不是随便拿来炒炒就能行的。我跟你说,别小看它,它在我家饭桌上的地位,有时候比那些大鱼大肉还稳当。尤其到了蒜苔最水灵、最脆生的时候,不炒个几回简直对不起这季节。

这道菜,看着简单,但要炒得好,蒜苔得是那脆生生的,咬下去还有点儿汁水的感觉,不能软塌塌的;肉片儿呢,得滑嫩不柴,裹着蒜苔的香气,油润又不腻。缺了哪一样,都觉得不对劲。我见过好多人炒,蒜苔不是太生就是炒过了,肉片儿硬邦邦的,看了就没啥食欲。这都是没抓住关键。

先说这 蒜苔 吧,这是主角。选蒜苔,我眼睛可尖着呢。得是颜色翠绿翠绿的,捏着杆儿,要感觉它有股劲儿,不是软绵绵的。最要紧的是顶上那个小花苞,得是紧实没开的,说明嫩。太粗的蒜苔,里头纤维多,容易老;太细的呢,又没啥嚼头。就得是那种粗细适中,看着精神头的。回家洗干净,掐头去尾(就是把老的、硬的那部分掐掉),然后切段。我喜欢切成大概筷子那么长一段,方便夹,也好看。切的时候,别磨蹭,利索点,保持它的新鲜感。

呢,这是配角,但好的配角能让主角更出彩。纯瘦肉我是不爱用的,炒出来发柴,没滋味儿。最好的选择,我的经验是带点儿肥的 猪后腿肉 靠近臀尖的部分,或者更讲究点儿用 梅花肉。梅花肉那点儿肥瘦相间的部分,简直是为小炒而生的,怎么炒都不容易柴,而且能把油香“贡献”出来。切肉片儿也是个技术活,要 逆着肉的纹理下刀,这样切断纤维,炒出来才嫩。别切太厚,也别薄得跟纸一样,大概两三毫米就行,这样炒的时候受热均匀。

肉切好了,腌制是关键一步,让肉片儿“脱胎换骨”就靠它了。在一个小碗里,把肉片儿放进去,先来点儿 生抽,提个底味儿。然后是 料酒,去腥增香。我家习惯加一点点 老抽,就一点点啊,为了让肉片儿颜色更油亮好看,但不能多,多了颜色就发黑了。搅和匀了,让肉片儿把这些汁水都“喝”进去。接着是我的小秘诀之一:放一点点 ,真的就一小撮,不是为了吃出甜味,而是为了提鲜,让肉味更醇厚。最后,重头戏来了:放一勺 干淀粉。这淀粉可不是随便放的,它能在肉片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锁住水分,等下锅炒的时候,肉片儿就不会因为高温瞬间脱水变硬。拌的时候,用手抓匀,让每片肉都均匀地裹上淀粉。感觉肉片儿变得滑滑的,有点儿粘手了,就差不多了。腌个十来分钟,这时候你可以去处理蒜和辣椒了。

配料,我是觉得 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要多放点儿,切成片。辣椒,我喜欢用 干辣椒,剪成小段,就着热油一激,那股干辣椒特有的焦香混合着蒜香,简直是这道菜的“灵魂开场白”。你要是喜欢吃辣,可以放点小米椒,但干辣椒的香味是小米椒替代不了的。

现在说说炒。我的锅气讲究一个“猛”字,但不是傻猛,是 大火快炒。先把锅烧热,倒油。油可以比平时炒青菜稍微多一点,这样肉片儿下锅时才不会粘连。油温上来一点,大概五六成热的时候,把腌好的肉片儿 滑入锅中。这时候火不能小,用筷子或锅铲快速地把肉片儿划散,让它们一片片地分开,别让它们团成一坨。炒到肉片儿变色,边缘有点儿发白,甚至能看到一点点焦黄的痕迹(如果用肥肉多的部位,还能看到肥肉开始变透明、出油),就赶紧把肉片儿盛出来。这一步叫“过油”,或者说“滑炒”,目的是让肉片儿定型、断生,并且保持嫩度。把肉片儿盛出来,锅里留下底油。

如果锅里的油不够,或者你觉得刚才炒肉出的油正好,就用这底油。把 蒜片干辣椒段 放进去,用中小火慢慢煸炒,直到闻到蒜片儿和辣椒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小心别炒焦了,特别是蒜片儿,焦了会发苦。闻到香味了,瞬间把火调回 大火

然后,把切好的 蒜苔段 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这时候就是考验你臂力的时候了,赶紧用锅铲快速地翻炒。让每一段蒜苔都均匀地沾上锅里的油和底料的香味。炒蒜苔,火候太重要了。炒的时间短了,它可能还有股生蒜的冲劲儿;炒的时间长了,它就软塌塌没骨气了,颜色也不好看了。我喜欢炒到蒜苔的颜色变得更翠绿,而且用锅铲拨动的时候,能听到那种“沙沙”的响声,看起来是熟了,但咬下去绝对是脆生生的。

关于蒜苔要不要提前处理,我之前试过几种方法:

蒜苔处理方法 优点 缺点 我的偏好及理由
直接下锅炒 保留原始风味和营养,操作简单 炒不好容易不熟或纤维感重 不适合新手,需要极强的火候控制和对蒜苔生熟的判断
沸水焯烫(30秒) 容易炒熟,颜色更绿 可能损失部分风味和营养,口感变软 这是很多人的做法,比较稳妥,但我总觉得少了点“野劲”
先过油快速炸 口感最脆,颜色鲜亮 操作略复杂,用油量稍大 这是我的秘诀! 蒜苔过油能迅速锁住水分和色泽,外层微焦里头脆嫩,香气更浓郁。炸的时间要短,油温要高。炸完再回锅炒。

所以,虽然直接炒我也行,但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口感,我更倾向于 蒜苔过油快速炸 这个方法。当然,如果追求省事儿或者少用油,直接大火快炒到断生也是可以的,就是要更注意火候和时间。我这次就按照直接大火快炒来说,这个更家常些,过油炸那个下次有机会再详细聊。

回到锅里。蒜苔炒到你觉得差一点点就到位的时候,把之前滑炒好的肉片儿 重新倒回锅里。这时候,再淋上一些 生抽,沿着锅边儿淋一圈,让酱油的香气瞬间被高温激发出来。如果之前腌肉时老抽放得少颜色不够,也可以这时候补一点点。喜欢味道浓郁的,可以加一点点 蚝油,提鲜效果特别好。快速地翻炒,让肉片儿和蒜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借味儿。

最后,尝一下味道,根据个人口味决定要不要再加盐。因为生抽、老抽、蚝油都有咸味,所以盐要小心放。我习惯是快出锅前,沿着锅边儿再淋一小圈 锅边醋,别多啊,就那么几滴,不是让你吃出酸味,而是那点儿醋的蒸汽能让菜肴的香气瞬间升华,解腻提鲜,妙得很!再快速翻炒两下,就可以关火了。

香油?这个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出锅前淋点香油,增加香味。我有时候淋,有时候不淋,看心情。我觉得蒜苔本身的香气和干辣椒激发的香气已经够迷人了。

整个过程从肉片儿下锅到起锅,也就几分钟的事儿。速度一定要快,特别是蒜苔下锅之后,不能磨蹭。就得靠那股子猛火气把食材的活力瞬间激发出来。

炒好的蒜苔炒肉,蒜苔还是笔挺的,颜色翠绿,泛着油光,肉片儿夹杂其中,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夹一筷子,蒜苔送入口中,先是“咔嚓”一声脆响,紧接着是它特有的、带着点儿辛辣又有点儿清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混合着蒜片儿和干辣椒的焦香,再嚼嚼嫩滑的肉片儿,裹挟着浓郁的酱汁,那滋味儿,怎么形容呢?就是那种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下饭香,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这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无非就是选材、改刀、腌制、火候、调味这几步。但每一步都有它的“小心思”。掌握了这些,你炒的蒜苔炒肉,绝对能让家人朋友刮目相看。别偷懒,那些细节,比如肉要逆纹切、淀粉要抓匀、蒜苔要大火快炒、出锅前那点儿醋,都是把普通变成惊艳的关键。

每次炒这菜,我总能想起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只要是蒜苔上市的季节,我妈总会想办法炒这么一盘。那时候觉得是美味,现在自己做,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一种对家常味道的眷恋。那锅里滋滋作响的声音,那油烟里飘出的蒜香和肉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做一道菜,更是烹饪生活里的一个温暖片段。

所以,下次你想吃蒜苔炒肉了,别随便对付,花点心思,按照这些“囉嗦”的步骤试试看。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这个味道,那个又脆又嫩、香气四溢的蒜苔炒肉。它值得你为它多花那几分钟的精力。

蒜苔炒肉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