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鸡蛋糕,或者叫蒸水蛋,这玩意儿吧,听着特简单,不就是鸡蛋搅和搅和水,上锅蒸吗?嗨,你可别小瞧它,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真要做出那种嫩得像豆腐、滑得像绸缎、表面光光溜溜一点蜂窝都没有的神仙口感,哎呀,里头学问大了去了,我可是交了不少学费才摸索出点儿门道。
我家那位以前,蒸出来的蛋羹不是硬邦邦的跟老头儿似的,就是表面坑坑洼洼跟月球表面似的,或者底下都熟了上面还晃悠着一摊水。别提了,看着就没胃口。我这人吧,别的没啥,就是对吃的有点儿较真儿,尤其是这种看着平凡,实则蕴藏着无数可能性的家常菜。非得把它研究透不可。这些年摸爬滚打,算是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今天就拉拉家常,跟你唠唠这个我家心头好的鸡蛋糕的家常做法。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鸡蛋和液体的比例。这是决定口感是老是嫩的头等大事。我见过各种说法,1:1,1:1.5,1:2……我跟你说,我的心水比例,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基本就是鸡蛋液体积的1.2到1.5倍的液体。这个范围,得根据你家鸡蛋大小、喜欢多一点点瓷实还是多一点点水嫩来微调。比如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蛋液大概50克,那我就加60到75克的液体。低于1.2倍,容易老;高于1.5倍,就容易晃晃荡荡不凝固或者凝固得很慢。别问我具体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做饭嘛,哪有那么死板?大差不差就行,多做几次,你就找到你家鸡蛋的“最佳伴侣”了。
那这个“液体”是啥?水?鸡汤?牛奶?我的建议是,如果想味道更鲜美、口感更润,用温热的鸡汤或者骨汤是最佳选择。不是非得自己熬啊,超市买那种纯鸡汤块冲的,或者用浓汤宝兑点水,都比白水强太多了。如果实在啥都没有,用过滤过的温水也行,但别用自来水直接接了就用,那股生水味儿,有时候会影响鸡蛋本身的清甜。而且,液体一定要是温的,大概摸着不烫手,比体温高一点点就行。用冷水,鸡蛋液不容易打散均匀;用开水,直接就把鸡蛋烫熟成蛋花汤了。
准备好了鸡蛋和液体,下一步是打蛋液。敲重点!别像打蛋花汤那样使劲儿搅出好多泡沫。我们要的是细腻,不是空气!把鸡蛋打进碗里,用筷子或者打蛋器,轻轻地、沿着一个方向划圈搅打,让蛋黄和蛋清充分混合均匀就行,别打出大量细密的泡沫来。这个过程要温柔,像哄小孩儿睡觉一样。
蛋液搅匀后,把刚才温热的液体慢慢倒进去,一边倒一边继续轻轻搅,让蛋液和液体充分融合。这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没打散的小疙瘩或者一些大泡沫。别担心,下一步是关键!
过筛!这个步骤别嫌麻烦,它能帮你把那些碍眼的泡沫、没打散的蛋清小颗粒统统请出去,做出来的蛋羹才会有那种吹弹可破的光滑表面,像婴儿皮肤一样。用一个细网筛,把混合好的蛋液过个一到两遍。你会发现筛子上留下一些恼人的小东西,把它们扔掉,剩下的就是金黄或者奶白色的、质地均匀的蛋液了。
把过筛好的蛋液倒进你准备用来蒸的碗里。碗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是浅一点、宽口一点的碗,受热比较均匀,蒸的时间也短。别用那种深筒的碗,外面熟了里面还没动静呢。
现在要上锅蒸了。这也是最容易“翻车”的地方!记住了:水开后上锅,全程中小火,碗上一定盖东西!
先在蒸锅里加足水,烧开。水烧开的标志就是蒸汽腾腾往上冒。这时候,把盛着蛋液的碗轻轻放进蒸锅里。然后,重中之重,给碗盖上一个“盖子”。这个盖子可以是另一个碟子倒扣在碗上,也可以是耐高温的保鲜膜把碗口封严实,再用牙签扎几个小孔透气(我更喜欢直接扣个碟子,环保又省事)。为什么一定要盖?为了防止锅盖上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然后“啪嗒”一声掉到你的蛋液表面!水滴一砸,轻则一个坑,重则一片“月球表面”,前面积累的细腻功夫就全白费了。而且盖上东西还能让蛋液受热更均匀。
盖好“盖子”后,把火从大火调到中小火。记住,是中小火,不是关火!大火猛攻会让蛋液内部温度迅速升高,水变成蒸汽膨胀,冲破蛋液表面形成难看的蜂窝状。小火慢蒸,让蛋液温柔地凝固,才能得到细腻如镜的表面和柔嫩的内部。
蒸多长时间呢?这个得看你的碗有多大、多深,以及你家的火候。一般来说,浅一点的碗,蛋液厚度在两三厘米左右,中小火蒸8到10分钟就差不多了。怎么判断熟没熟?别急着掀锅盖!时间到了,先关火,让它在锅里闷个3到5分钟。这个“闷”的步骤也很重要,能让内部余温继续作用,完全凝固,同时避免骤然开盖导致塌陷或者表面开裂。闷好后,小心翼翼地掀开锅盖和碗上的盖子,用勺子轻轻碰一下蛋羹表面,如果已经凝固、摸起来有点弹性、没有液体晃动,那就是大功告成了!
常见失败原因 | 表现 | 解决方法 |
---|---|---|
蛋羹表面有蜂窝 | 坑坑洼洼 | 降低蒸的火力(改为中小火),蒸的时候碗上盖东西防止水滴,不要大火猛蒸。 |
蛋羹变老、发硬 | 口感不嫩滑 | 减少液体比例(蛋液:液体建议1:1.2-1.5),控制蒸的时间,不要蒸太久。 |
表面不凝固/底部已老 | 上稀下硬 | 调整火力为中小火使受热均匀,用浅口碗,确保液体比例合适。 |
有腥味 | 鸡蛋味重 | 确保鸡蛋新鲜,使用温热的鸡汤或过滤水,可以滴几滴料酒去腥。 |
最后,画龙点睛。一碗蒸好的鸡蛋糕,光秃秃的也不够诱人。在吃之前,可以淋上一点点鲜味酱油(比如蒸鱼豉油或者品质好的生抽),再滴几滴香油或者熟油(用葱姜爆过的油更香!),撒上一点点葱花提色增香。别加多,一点点就好,提味儿用的,主角永远是鸡蛋本身那种纯粹又温柔的味道。
我家小朋友不太爱吃肉的时候,或者谁有点儿胃口不舒服,我就会蒸一碗鸡蛋糕。金黄嫩滑的一碗,晃晃悠悠的,用小勺子挖一勺,颤巍巍的,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蛋香和汤的鲜味,暖暖的,滑滑的,胃里立刻就熨帖了。这玩意儿,看着没啥花样,但它就是有那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掌握了这几个小窍门:正确的液体比例、温柔打蛋、彻底过筛、水开后上锅、中小火慢蒸、碗上加盖、关火焖几分钟,基本上就能做出完美滑嫩的鸡蛋糕了。
别怕失败,第一次可能表面还是有点小气泡,第二次可能边缘有点点硬,都没关系。多试几次,你就会找到你家灶台、你家鸡蛋最搭的那个节奏。到时候,看着那一碗光滑如镜、像布丁一样晃动的鸡蛋糕,你会觉得,哎呀,这才是真正的治愈啊!
好了,不说了,我自己都说馋了,去打个蛋,蒸一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