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油茶面的做法

油茶面的做法

市面上那些速溶油茶面,在我看来,简直是对这个词的亵渎。那塑料袋里冲出来的,是面糊,不是油茶面。真正的油茶面,它带着麦子的焦香、猪油的丰腴、坚果的醇厚,还有那一点点桂花,若有似无地勾着你,让你一口接一口,直到碗底见了光,舌尖还缠绵着那份温润的幸福。

我跟油茶面,算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宽裕,冬天里一碗热腾腾的油茶面,就是最好的款待。我妈总说,这东西暖胃,也暖心。后来自己进了厨房,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一碗,里头的门道可一点不少。外面那些号称“古法”的店,多半也偷懒,油不对,火候不对,香料更是敷衍。我这人啊,在吃上头,有点“一根筋”的固执,所以油茶面,我只信自己亲手炒出来的。

要说这油茶面,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非猪油莫属。你别跟我提什么植物油健康、清爽,那是胡说八道!油茶面的魂,就在这猪油里。必须是猪板油,别用大肥肉,那东西熬出来的油不清亮,还有股子肉腥气。买回来的猪板油,得洗净了,切成小指甲盖大小的丁。不用特别均匀,大小不一,熬出来的油渣吃口才更有层次。我通常会把切好的猪板油丁放进一口干净的铁锅里,先开中火,等猪油丁开始吱啦作响,冒出一点油,就把火调到最小最小的文火,让它慢慢地“吐”油。这过程急不得,至少得四五十分钟。你会看到油丁慢慢缩小,变得金黄透亮,锅里的油也越来越清澈。这时候别急着捞,再熬一会儿,直到油丁变成焦黄色,油渣变得酥脆,飘浮在油面上,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让人心安的油香。这油渣,捞出来撒点盐,那是儿时最好的零食,香得掉眉毛。熬好的猪油,用滤网过滤到耐热的容器里放凉凝固,备用。自己熬的猪油,带着一股子纯净的肉脂香,跟外面买来的大桶油,那可是天壤之别。

接下来,就是炒面粉了。这是考验耐心的活儿。面粉我用的是中筋面粉,就是咱们平时做包子饺子的那种。不用刻意追求什么高筋低筋,关键是面粉得新鲜,闻起来有麦子的清香。用筛子把面粉过一遍,可以防止有结块,炒的时候也更容易散开。我的习惯是,锅洗净擦干,烧到温热,不用放油,直接把面粉倒进去。全程用最小的文火,不停地翻炒。记住,是“不停地”,手不能停!

这炒面粉啊,是个精细活儿。一开始,面粉在锅里是惨白一团,散发着生面特有的那种寡淡气味。慢慢地,你会感觉到铲子下的阻力变小,面粉变得越来越轻盈。再过一会儿,那股生面味儿就悄悄地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麦香。别急,这才是开始。继续炒,颜色会逐渐从惨白变成淡黄,再到金黄,最后呈现出一种诱人的浅咖啡色,带着点儿琥珀的光泽。这时候的香气,是浓郁而纯粹的麦子烘焙香,带着一点点焦糖的底蕴。我判断火候的标准,除了颜色和气味,还有手感——炒熟的面粉,用手捻起来,会非常细腻,没有颗粒感,甚至有种滑腻的丝绸感。这个过程,至少得二三十分钟,甚至更久,看你面粉的量和火候控制。绝对不能炒糊,一旦糊了,就功亏一篑,有股焦苦味,没法补救。宁愿欠一点火候,也绝不能炒过头。

我总结了一下炒面粉的火候经验,供你参考:

炒面火候 面粉颜色 气味描述 口感预判 我的评分 备注
火大易糊 焦黑或深棕 焦苦、呛鼻 硬、有异味 0/5 (失败) 直接报废,无法食用
火小不够 灰白或浅黄 生面味、弱麦香 干涩、不香醇 2/5 (勉强) 冲出来寡淡无味,有生面感
完美状态 金黄、微褐 浓郁麦香、坚果香 沙滑、绵密、香酥 5/5 (极致) 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层次丰富
炒过头 深棕、近咖啡色 略带焦香,但不够纯正 略涩、回味差 3/5 (可惜) 香气不纯,略有焦苦,冲泡后颜色过深

面粉炒好后,立刻盛出来,摊开晾凉,防止余温继续加热导致变色。

趁着面粉晾凉的工夫,咱们来准备坚果。这坚果啊,是油茶面的点睛之笔,增添了无与伦比的复合香气和酥脆口感。我通常会用花生仁、核桃仁、黑白芝麻,有时候也会加点儿松子仁或者瓜子仁。每种坚果处理方式还得不一样。

  • 花生仁:我喜欢用生的,小火在锅里干焙,焙到花生衣轻轻一搓就能掉下来,花生仁变得金黄,咬一颗,酥脆无生味儿。焙好后去皮,稍微擀碎,不用太碎,保留些颗粒感。
  • 核桃仁:也是小火焙香,核桃本身油脂丰富,更容易糊,得更小心。焙到能闻到核桃特有的香气,尝一尝,脆了就行。
  • 黑白芝麻:这个最考耐心。芝麻颗粒小,炒起来很容易糊,我通常会用最小的火,炒到芝麻在锅里蹦跳,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立刻关火盛出。黑芝麻比白芝麻更香。
  • 松子/瓜子仁:如果放,也是小火焙香。

所有坚果都处理好,晾凉。这一步是为了让坚果在后续混合时,保持最佳的酥脆度。

现在,主角和配角都准备好了,咱们来把它们凑成一家子。把晾凉的面粉倒回干净的锅里(当然,如果你用不粘锅,也可以全程用一个锅),把之前熬好的猪油舀几大勺进去。我一般是面粉和猪油的比例大概在5:1到6:1之间,这个得凭经验调整,宁可少点,后面还能加,多了可就真油腻了。先别急着加热,用铲子把猪油和面粉彻底地拌匀,让每一粒面粉都均匀地裹上猪油。这时候的面粉,会变得有点湿润,像细沙一样。

接下来,重新开最小的文火,继续炒。这回炒的,是已经裹了油的面粉。炒的过程中,面粉会慢慢吸收猪油,变得更加金黄油亮,香气也更上一层楼。你会看到面粉在锅里变得越来越“活泼”,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一团。炒到面粉呈深金黄色,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油香和麦香,颗粒感更强,就像流沙一样在锅里翻滚。这时候,把之前处理好的各种坚果碎,一股脑儿倒进去。继续小火翻炒,让坚果的香气和面粉的香气彻底融合。这一步不用炒太久,只要拌匀、炒热,让坚果的油脂也充分释放出来,大概五到八分钟

最后,是画龙点睛的调味。关火,趁着余温,撒入细砂糖或者冰糖粉,糖的量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我一般是面粉重量的十分之一左右。白糖也可以,但我偏爱冰糖粉,它溶化得快,甜味更细腻,不至于一下子太冲。最关键的,是干桂花。别放多,一点点就好,像撒花瓣一样,轻轻洒在热腾腾的油茶面上,用铲子快速拌匀。桂花的香气,在热力的激发下,瞬间弥漫开来,带着一丝清雅的芬芳,把整个油茶面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少了它,油茶面就像少了魂魄,只有油腻和甜腻。

一锅热腾腾、香气四溢的油茶面就大功告成了。放凉后,装进密封罐里,可以保存很久。每次想吃的时候,舀上两三勺,放进碗里,冲入滚烫的开水。这水温可有讲究,必须是刚烧开的滚水,才能把油茶面彻底冲开,激发出它全部的香气。一边倒水,一边用勺子快速搅拌,看着那面粉粒慢慢地吸水膨胀,从干粉状变成浓稠的糊状,油花儿在表面泛起,那种满足感,是任何速溶产品都给不了的。冲好的油茶面,颜色是那种温暖的浅棕色,表面泛着一层油光,坚果碎漂浮其中,香气直扑面门。

舀一勺送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细腻沙滑的口感,没有一丝颗粒感,然后是麦子的浓郁焦香,紧接着是猪油的醇厚脂香,再然后是各种坚果的酥脆和坚果特有的复合香气,最后,一丝清雅的桂花香在舌尖若隐若现,平衡了所有的甜腻和油腻。热乎乎的,从喉咙暖到胃里,全身都舒坦了。

也有人问我,南方那种加了咸味的“油茶”是不是油茶面?我说,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南方油茶,多是冲泡的饮品,加葱姜蒜,甚至还有炒米、豆子,是另一种风味。我们北方人说的油茶面,就是这种甜口的,以炒面粉和猪油为基底,香甜醇厚,用来暖身饱腹的。两种都好,但别混淆了,在我这老饕眼里,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存在。

制作油茶面,对我来说,不单单是做一道吃食,更像是一种仪式。从洗净猪板油,小火慢熬,到耐心翻炒面粉,细心烘焙坚果,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对食材的尊重,对传统味道的坚守,以及对家人和自己的一份爱意。它提醒我,生活中的美好,往往不是那些华丽的、复杂的,而是藏在这些看似简单却需要用心打磨的家常味道里。冬日里,捧着一碗自己亲手冲泡的油茶面,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便踏实而温暖。这,才是我心中的油茶面。

油茶面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