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卤菜的做法及配方

卤菜的做法及配方

说起来卤菜这玩意儿,真有点“看花容易绣花难”的意思。外面卖的,要么油腻腻一嘴香精味儿,要么寡淡得像白开水煮的,找个称心如意的,比找个不加班的程序员还难。所以啊,我这人有个毛病,但凡外面吃不到心里惦记的味道,就非得自己钻厨房折腾出来不可。这卤菜,就是我这些年和锅碗瓢盆“死磕”出来的压箱底功夫。

你问我这方子是哪儿来的?哪儿来的?我姥姥的底子,加上我这些年没日没夜地瞎琢磨,失败了无数次,才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光是那锅卤水,我养得比我家的猫都金贵,活脱脱就是个“传家宝”。所以今天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照本宣科,是想把这份心法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让你也能鼓捣出一锅真正有魂儿的卤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那锅老卤水。很多人做卤菜,都是“一次性用品”,卤完倒掉,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真正好吃的卤菜,是靠那一口年深日久、融汇了无数食材精魂的老卤水吊出来的。它醇厚、有深度,每一次卤煮,都在往里面添砖加瓦。我的这锅,少说也有七八年了,每次用完,滤渣,烧开,放凉,冻起来,下次用再化开。它就是你卤菜的灵魂,是活的。

接着,咱们来说说选材。这事儿我可不能含糊。

猪蹄,我必选前蹄,肉更多,骨头少,筋膜更厚实,卤出来口感特别糯,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后蹄也不是不行,但肉质纤维感强些,适合爱嚼劲儿的。

五花肉,一定得是肥瘦相间的二层肉,也就是那种五花三层、甚至四层五层的,切开来肥肉洁白、瘦肉红亮,那才是卤肉饭的绝配。

牛腱子,我偏爱金钱腱,它筋膜分布均匀,卤出来切片,有漂亮的“花纹”,口感弹韧不柴。

选好了食材,处理也是门大学问。焯水这步,绝对不能省略。你别嫌麻烦,这是去腥、去血沫、去杂质的关键。肉类凉水下锅,放几片姜、一点料酒,大火煮沸,沸腾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污浊的血沫子一股脑儿地往上冒,撇干净它们。等水面变得相对清澈,再捞出来,用温水(记住,是温水,不是冷水,冷水一激肉就紧了)冲洗干净每一块肉,特别是猪蹄,蹄缝里那些脏东西,可得好好刷。处理完的肉块,应该是清爽干净、没有一丝异味的。

好了,重头戏来了——香料和炒糖色。这才是决定你卤菜风味和卖相的关键。

我用的香料,都是最常见但又缺一不可的。我常年备着一个不锈钢大罐子,里面装着我的“十八般武艺”:

干辣椒(多放点才过瘾)、花椒八角(大料)、桂皮香叶小茴香丁香(这玩意儿劲大,别多放)、草果(拍裂,去籽)、砂仁白芷。有时候还会加几片甘草,能让味道更柔和回甘。

我的经验是,这些香料,除了干辣椒和花椒,其他很多都需要“激活”一下。我会把它们在干净无油的锅里小火焙炒几分钟,炒到香气四溢,微微变色,但千万别炒糊了,糊了就苦了。焙炒过的香料,风味更足,能更好地融入卤水。焙炒好后,用纱布袋装好,做成香料包

炒糖色,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艺术活。它直接决定了你的卤菜颜色是不是红润诱人。我一般用冰糖,因为它炒出来的颜色更亮,不像白砂糖容易发乌。

锅里放一点点油,倒入冰糖。小火,一定要小火,慢慢熬。糖会先融化成液态,然后冒小泡泡,接着泡泡会越来越大,颜色逐渐变黄,再变成琥珀色,最后变成枣红色。看到它变成枣红色,并且冒着均匀的小泡泡时,这就是最完美的时机!这时候迅速加入热水(一定是热水,冷水会让糖凝固),小心被蒸汽烫伤,然后迅速搅拌,让糖浆完全融化在水里。这糖色啊,宁可嫩点也别炒老了,老了会发苦。

现在,咱们把这些零碎的功夫串起来。

1. 锅烧热,放一点点底油,先下姜片葱段(大葱小葱都可以,我喜欢用大葱白),还有几瓣拍扁的,爆香。

2. 接着把处理好的肉块倒进去,煸炒一下,把肉的表皮稍微炒到金黄,这样能锁住肉汁,也能让肉更香。特别是五花肉,稍微煸出点油来,会更香。

3. 倒入足量的料酒,晃动锅子,让酒气充分挥发,去腥效果一流。

4. 然后,把你刚才炒好的糖色水倒进去,再把之前焙炒好的香料包放进去。

5. 加入生抽调咸味和鲜味,老抽上色,再加一点点蚝油(这是我个人的小秘密,能增鲜提味),要慢慢加,尝着来。如果喜欢有点辣味,可以加一些干辣椒

6. 如果你用的是老卤水,这时候就该把它请出来了。如果第一次做,那就直接加足量的清水或者高汤,水量要没过所有食材。

7. 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如果还有的话)。

8. 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慢地炖煮

猪蹄牛腱子需要时间长一些,至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甚至更久,直到筷子能轻松扎透。

五花肉相对快一些,大概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炖到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卤蛋、豆干之类的,可以在肉快熟的时候再放进去,煮个半小时左右就够了,时间长了口感会变硬。

食材 建议炖煮时间(小火) 口感特点
猪蹄 90-120分钟+ 软糯脱骨,胶质丰厚
牛腱子 90-120分钟+ 弹韧有嚼劲,肉质不柴
五花肉 60-90分钟 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鸡蛋/豆腐/豆干 30-45分钟 充分入味,不易过硬或变碎

(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还需根据食材大小和个人喜好调整。)

炖煮过程中,时不时开盖闻闻那股子香气,是不是馋得直流口水了?那香味儿,混合着肉的醇厚、香料的馥郁,还有糖色的那种回甘,简直就是味蕾的狂欢。汤汁咕嘟咕嘟冒着泡,颜色从淡褐色逐渐变成诱人的琥珀红,油脂在表面泛着光泽,这都是成功的信号。

最重要的“秘诀”来了!卤好后,别急着捞出来。我的经验是,让卤味在卤水里浸泡至少两个小时,最好是放到完全冷却,甚至放冰箱里冷藏一夜。这个浸泡过程,才是让卤味彻底入味的关键。肉类在冷却过程中会吸收卤水的风味,变得更加饱满、汁水丰盈。你试过就知道了,刚出锅的卤肉和泡了一夜的卤肉,简直是两个世界。泡一夜的卤肉,切开来,那色泽从里到外都透着均匀的卤色,一口咬下去,肉香、卤香、香料的复合香气,在嘴里层层叠叠地绽放,简直是人间至味。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南北卤菜有啥区别?我这套,基本是偏向南方的红卤,注重醇厚回甘和复合香气。北方有些白卤,更清淡,突出食材本味,各有千秋。我嘛,更爱这浓郁的滋味。我也尝试过加点陈皮、山楂之类的,解腻增香,但我最终还是回归了最经典的那几味香料,总觉得太多花哨的东西,反而容易喧宾夺主,把食材本身的味道给盖住了。

这卤菜,说到底,就是一份时间的馈赠,一份耐心和对味道的执着。每次当我把那锅沉甸甸的卤水端上桌,看着家人朋友们吃得津津有味,那种满足感,比什么都强。特别是孩子们,啃着猪蹄,小嘴油光锃亮的,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还要,还要!”。那一刻,你就会觉得,所有在厨房里挥汗如雨的付出,都值了。

所以啊,别再被那些复杂的配方和流程吓退了。其实它很简单,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食材,用鼻子去闻香料,用眼睛去观察火候,用舌头去品尝味道。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慢慢地,你也会养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一锅“传家宝”卤水,做出让全家都念念不忘的“妈妈的味道”或者“爸爸的拿手菜”。去试试看吧,厨房的乐趣,远不止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创造,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卤菜的做法及配方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