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烧鸡公的做法

烧鸡公的做法

烧鸡公的做法

说起来,这烧鸡公啊,在我家厨房里,那可不是一道菜那么简单,它简直就是冬日里的一团火,夏夜里的一股劲儿,逢年过节必上桌的“定海神针”。外头那些馆子做的,常常是差那么一口气,要么是鸡肉柴了,要么是底味儿浮了,总归没吃出那种魂牵梦萦的厚实和鲜活。所以,每当外面天色阴沉,或者心里头有点儿空落落的时候,我就会撸起袖子,进厨房给自己和家人,炖上这么一大锅。

要做好一锅地道的烧鸡公,选材是第一步,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决定了这锅菜的“上限”。别跟我提什么三黄鸡,那玩意儿肉质过于细嫩,经不起长时间的炖煮,一不小心就散了架,嚼起来更是索然无味。我通常是奔着菜市场里那些看起来“饱经风霜”的 散养土公鸡 去的,尤其是那些带点儿老气的,肉质紧实,皮下脂肪不多,炖出来那叫一个香!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公鸡,走地老母鸡 也是极好的选择,只是炖煮时间要再稍长一些,才能把它的胶质和香味儿彻底逼出来。挑鸡的时候,记得摸摸它的胸脯肉,要结实有弹性,翅膀和腿也要有劲儿,这才是好鸡的标志。买回来的整鸡,千万别客气,直接让老板给它 斩块,大小嘛,最好是拇指到食指那么大,方便入味,也方便入口。那些斩得七零八落,碎骨头渣子一大堆的,赶紧换一家!

鸡块斩好后,焯水 这一步也大有讲究。不是随便丢锅里煮开就算了事。先把斩好的鸡块用清水多冲洗几遍,洗掉血水,然后凉水下锅,放几片 、少许 料酒,大火烧开。水开后,你会看到锅面上浮起一层厚厚的浮沫,这些都是血沫和杂质,腥味的源头。一定要耐心地用勺子撇干净,撇得越彻底,后面汤底就越清澈香浓。等浮沫基本没了,再煮个两三分钟,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每一块鸡肉,把附着在上面的浮沫和杂质彻底洗净。这步看似麻烦,但绝对不能省,否则你炖出来的鸡肉就会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腥味,而且汤汁浑浊,卖相大打折扣。

接下来就是烧鸡公的“灵魂”部分了—— 炒料和煸炒鸡肉。取一个厚底的铸铁锅或者砂锅,这玩意儿受热均匀,保温性好,特别适合炖煮。锅里倒上比平时炒菜略多一点的 菜籽油,烧到七八成热,微微冒烟的时候,赶紧把火调小,放入一大把 干辣椒段花椒姜片蒜瓣八角桂皮香叶,还有几颗 冰糖。用中小火慢慢地煸炒,直到香料的香味儿完全散发出来,辣椒颜色变深,但切记不要炒糊了,特别是干辣椒,糊了会发苦。这时候,整个厨房都会弥漫着一股勾魂摄魄的复合香气,那真是未吃其肉,先闻其香,饿得人肚子咕咕叫。

待香料的香气足够浓郁时,是时候请出这道菜的绝对主角:郫县豆瓣酱。我家里常备的是鹃城牌的,要那种发酵时间长的,颜色深红,油润有光泽的。舀上满满 三到四勺 豆瓣酱,放入锅中,继续用小火,耐心地 煸炒。这一步是把豆瓣酱的红油炒出来,炒出它的酱香和底味。你会看到豆瓣酱在油里慢慢融化,颜色变得更红亮,油也渐渐被染成了诱人的橘红色。记住,火候一定要小,耐心一定要足,千万不能急躁,否则豆瓣酱炒不透,会有股生涩味。当豆瓣酱的红油完全析出,香气扑鼻时,赶紧把焯水洗净的鸡块倒进去,转大火,迅速地 翻炒。让每一块鸡肉都均匀地裹上那红亮的酱汁和香料。炒到鸡肉表面微微发黄,边缘有点儿焦色,并且吸收了酱汁的咸香,这一步就算到位了。

然后是 炖煮。这是决定鸡肉口感的关键。我个人偏爱用 啤酒 来炖,不是什么黑啤、IPA,就是最普通的那种 淡色拉格啤酒,比如雪花、青岛都可以。啤酒中的麦芽香和微量酵母能让鸡肉的口感更加软嫩,同时赋予其独特的清甜与醇厚,比单纯的清水炖煮来得更有层次感。倒入大约 500-700毫升的啤酒,量以刚好没过鸡肉为宜。如果不够,可以再添一点 热水。接着,加入 生抽、少量 老抽 (主要是为了上色,别加多了,以免发黑)、一大勺 蚝油。搅拌均匀,大火烧开后转 小火慢炖。盖上锅盖,让它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唱着歌儿,像个老母亲哼着摇篮曲,温柔地滋养着锅里的鸡肉。

炖煮的时间,取决于你选择的鸡。如果是嫩一点的鸡,大约需要 30-40分钟;如果是老一些的土鸡,可能需要 60分钟甚至更久,直到筷子能轻松扎透鸡肉,但肉又不至于烂掉,带着点儿恰到好处的韧劲。这期间,你可以去干点别的,但别走太远,时不时回来,听听锅里的动静,闻闻那弥漫开来的香气,是不是也觉得心满意足?

在炖煮的后半程,是时候加入 配菜 了。烧鸡公的配菜,我最爱的是 土豆块洋葱香菇。土豆要选粉糯的,切成滚刀块,提前在清水里泡一会儿,洗掉淀粉,这样炖出来不会太黏糊。香菇用干香菇泡发,那股独特的菌菇香是新鲜香菇比不上的。洋葱切大块。这些配菜要在鸡肉快炖好前 15-20分钟 左右放入,这样它们既能充分吸收鸡肉的鲜美,又能保持各自的口感,不至于炖得过于软烂。特别是土豆,炖到边缘软糯,中心还有点儿形,用勺子一按就化开,那才是绝品。

还有一些我个人的“小固执”:临出锅前,我喜欢撒上一把 大蒜苗段,或者 青红椒块,甚至可以再放几块 魔芋豆腐。大蒜苗的辛辣和清香,能瞬间给整锅菜注入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青红椒则是增添色彩和一丝清脆的口感。魔芋豆腐嘛,它像个海绵,能吸饱汤汁的鲜美,咬起来滑溜溜的,别有一番风味。这些配菜放进去后,再炖煮个 5-8分钟,让它们断生,同时汲取到汤汁的精华,就可以准备出锅了。

关于调味,我的哲学是:先咸后鲜,再平衡,最后提香。郫县豆瓣酱和生抽本身带咸味,所以在炖煮过程中,盐的用量一定要谨慎,宁可少放,最后再调整。临出锅前,尝尝味道,如果觉得不够咸,再少量加盐。如果想提鲜,可以再加一点点 鸡精或者味精,但我个人更倾向于食材本身和酱料熬出的鲜味。起锅前,撒上葱花,如果爱吃辣,再淋点儿 藤椒油,那股麻辣鲜香,绝对能瞬间引爆你的味蕾。

烧鸡公,吃的就是那股子热腾腾的劲儿。天冷的时候,一大锅端上桌,汤汁还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红亮亮的,香气扑鼻。先夹一块鸡肉,蘸着浓郁的汤汁,送入口中,肉质软烂却不失嚼劲,咸香麻辣,带着一丝回甜,伴随着啤酒的醇厚和香料的复合芬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再挑一块吸饱了汤汁的土豆,入口即化,香糯得直往心里去。我爱看着家人围坐一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筷子在锅里忙碌着,热气蒸腾着,仿佛能把一整天的疲惫和寒意都驱散。

这道菜,与其说是一道硬菜,不如说是我们家情感的纽带。它承载着无数个寻常却又温暖的瞬间,有孩子挑着不辣的鸡肉吃得满嘴油光的可爱,有我爸边吃边咂嘴的满足,有我妈夸我手艺越来越好的骄傲。它教会我,做菜和生活一样,都需要耐心、热情,还有一点点对自己喜好的“固执”。不必完全照搬食谱,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食材,去调整火候,去平衡味道,最终做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独特。

调味料类型 大致用量 (以整鸡1.5kg为例) 放入时机 个人偏好与备注
基础香料 干辣椒30g,花椒10g,姜片10片,蒜瓣1头,八角3颗,桂皮2小段,香叶3片 热油煸炒 宁多勿少,小火慢煸,出香即可,避免炒糊。
核心酱料 郫县豆瓣酱 3-4大勺 煸炒香料后 精髓所在! 选一年以上发酵期的,小火煸出红油,不能偷懒。
基础调味 生抽 4-5大勺 鸡肉煸炒后 提鲜增香,不可或缺。
上色调味 老抽 1小勺 与生抽同放 少量即可,用于增色,过多会发黑。
增鲜提味 蚝油 1大勺 炖煮中后期 增加复合鲜味和汤汁的粘稠度。
回甜增亮 冰糖 15-20克 香料入锅时 平衡辣味,让鸡肉口感更饱满,表面油亮。
炖煮液体 淡色拉格啤酒 500-700ml 鸡肉煸炒后 我个人极力推荐,代替大部分水,增香嫩肉,口感醇厚。
咸度调整 食盐 适量 临出锅前 尝味后按需添加,豆瓣酱和生抽已有咸度。
提香增麻 藤椒油 少量 出锅前 若喜麻辣,淋上几滴,风味立刻升华。

烧鸡公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