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炸麻花的家常做法

炸麻花的家常做法

说起炸麻花,好多人第一反应是外面店里那种又硬又脆、甜得齁嗓子的“干柴”棍子,或者超市里一袋袋泛着陈油味的工业制品。每每遇到这种,我心里就忍不住叹口气:这哪是麻花呀?真正的麻花,家里的味道,那才叫一绝!它带着一股子你闻过就忘不掉的暖香,吃起来呢,外壳要酥到掉渣,里头却还得带着一点点温柔的韧劲儿,甜度更是恰到好处,不是那种直愣愣的甜,而是越嚼越香的层次感。我跟你说,这玩意儿,真得自己在家动手,才能品出那份独一无二的灵魂。

我家做麻花,可不是随便拿点面粉水一和就完事儿。那面粉,我从来就认准中筋面粉。别问我为什么不用高筋面粉做出来更劲道,或者低筋面粉更酥脆,咱就用中筋,它就像个老实巴交的好伙计,既能给你想要的韧性,又能保证炸出来那层讨人喜欢的酥壳。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别的面粉给不了。

接着,是和面。这可是个讲究活儿。我家面团的“黄金搭档”是:面粉、鸡蛋、白砂糖、一点点盐、少许泡打粉和极微量的干酵母,最后才是温水和食用油。你没听错,鸡蛋是必须的,它能让麻花颜色更金黄,口感更丰富,而且增添了独特的蛋香。白砂糖的量,我喜欢控制在一个“吃完还想再来一口”的境界,既不是淡而无味,也不是甜得发腻。至于那一点点,它是提味的魔法师,能把甜味衬托得更圆润,不那么单调。泡打粉是让麻花酥脆的关键,而那极微量的干酵母,才是我的小秘密!它不为发面,只为让麻花内部组织更蓬松,哪怕一点点,都能让麻花在酥脆的基础上多一份“呼吸感”,避免了炸出来像石头一样死硬的尴尬。

和面的时候,我习惯先把糖、盐、泡打粉、酵母和面粉拌匀,打一个鸡蛋进去,再慢慢往里加温水,水要一点点加,用筷子搅成絮状,再淋入少许食用油(我偏爱玉米油,清爽不抢味,花生油也可以,香气更浓郁),然后就开始下手揉。揉面的过程可急不得,一开始会有点粘手,别怕,耐心地揉,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不粘手也不粘盆。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至少半小时。这叫“松弛”,也是为了让面筋充分舒展,后面擀面的时候才不会回缩得厉害,操作起来也更顺手。有时候我会在头天晚上和好面,放冰箱冷藏一夜,第二天早上拿出来稍微回温,那种面团,简直是神来之笔,特别听话。

面醒好了,接下来就是造型了。这可是个考验耐心的环节,但也是最有乐趣的。我会把醒好的面团取出,不用揉,直接搓成长条,然后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大概20-30克一个吧,看你喜欢麻花大小了。取一个小剂子,放到案板上,轻轻搓揉,把它搓成一根均匀细长的绳状,大概筷子粗细,长度嘛,能方便你操作就行。搓的时候,动作要轻柔而均匀,用力过猛会导致面筋断裂,搓出来的条子就不光滑。搓好一根,把它对折,然后两头捏紧,就像扎头发一样。接着,把对折后的面条不停地扭转,让它们像拧麻绳一样缠绕在一起。当你扭到感觉它已经扭不动了,再把两头捏紧,一个标准的麻花胚子就诞生了!我小时候看我奶奶做,她手快得像飞一样,我学了好久才掌握诀窍,现在闭着眼都能扭出来。

扭好的麻花胚子,不能直接下锅,还要再松弛个十分钟,让它们放松放松,这样炸的时候才不会散开。等到油锅架上,这也是整个麻花制作过程中,我认为最最关键的一步,没有之一!油温的掌控,直接决定了麻花的最终命运。你可千万不能心急,大火猛炸。那样出来的麻花,外面焦黑,里头还是生的,甚至还会发硬。

我总结了这么多年炸麻花的经验,油温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阶段 油温估摸(摄氏度) 状态描述及目的
低温浸润 130-140 油面平静,有细小气泡缓慢升起。麻花入锅后,不要着急翻动。目的是让麻花内部慢慢受热,逐渐膨胀,变得松软,同时外壳慢慢定型。这个阶段决定了麻花的酥松度。
中温炸透 150-160 油面气泡明显增多,麻花缓慢浮起并有轻微翻滚。适时翻动,让麻花均匀受热。目的是让麻花内外彻底炸熟,去除多余水分,形成酥脆口感。
高温上色 170-180 油面翻滚,气泡密集。快速翻动,让麻花迅速上色。目的是给麻花披上诱人的金黄色外衣,并进一步提升外壳的脆度。这个阶段很短,要眼疾手快。

我一般会先倒多一些的油,因为麻花要能完全浸没在油里。开中小火,慢慢把油烧到低温。你丢一小块面团进去,它会慢慢浮起来,边缘有小气泡,但不会立刻变色,那就是差不多了。然后一批一批地把麻花下锅,不要一次性放太多,那样会降低油温,也会导致受热不均。

刚放进去的麻花,它会沉下去,别动它,让它在油里慢慢地、温柔地膨胀起来。等它自己悠悠地浮上来了,这时候可以把火稍微调大一点点,进入中温炸透阶段。用筷子轻轻翻动它们,让每一面都能均匀地接触到热油,你会看到麻花的颜色慢慢从惨白变得奶白,再到浅金黄。等它们变得金黄,而且摸上去硬邦邦的时候,就把火调到高温,迅速给它们炸上色。这个上色过程很快,千万不能走神,眼看着颜色差不多了,立马用漏勺捞出来,沥干油。

炸好的麻花,一个个金黄诱人,摆在铺了吸油纸的晾网上,热气腾腾地散发着甜丝丝的麦香和蛋香。这时候你凑近闻一闻,那香气,简直了,是家里厨房特有的那种,带着烟火气的温暖,是外面任何一家店都比不了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妈过生日,我说给她炸麻花吃。结果那天手滑,一不小心把酵母放多了,面团发得跟小馒头似的。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想着这回肯定砸锅了。硬着头皮炸出来,哎呦喂,那个软乎啊,简直是“云朵麻花”!虽然不是传统的酥脆,但却意外地好吃,松软得像棉花糖,入口即化,我妈笑得都合不拢嘴,说这是她吃过最特别的麻花。所以你看,厨房里哪有那么多条条框 S?有时候“失误”也能带来惊喜。

家里的麻花,跟外面流水线做出来的,天差地别。它不光是一道点心,更承载着家里的味道,是厨房里那份不疾不徐的从容,是等待面团醒发的耐心,是掌控油温的专注,更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咔滋咔滋”的脆响,分享喜悦的温暖。每一次炸麻花,都是一次充满仪式感的“修炼”,从面粉到成品,每一步都倾注了我的心血。所以,如果你也厌倦了外面那些千篇一律的口感,不妨动手试试,你会发现,这份独属于家里的炸麻花,才是真绝色。它值得你花点时间,去感受那份从指尖蔓延开来的幸福感。

炸麻花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