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软炸里脊的家常做法

软炸里脊的家常做法

[软炸里脊的家常做法]

要说这家里厨房的那些个拿手菜,我寻思着,能被一家老少齐刷刷点名,又带着点童年滤镜的,软炸里脊绝对能排进前三甲。不是我吹牛,我这辈子做的软炸里脊,那真是掰着手指头都数不清了。从年轻那会儿跟着我妈在灶台边打下手,看着她怎么把一块平平无奇的猪肉,变成饭桌上人人抢着吃的宝贝,到后来自己成家立业,把这门手艺在自家厨房里发扬光大,这中间多少弯弯绕绕,多少失败的教训,多少灵光一现的改良,那真是说起来都能写本书了。

你别看这菜名字里带个“炸”字,听着油腻,可它妙就妙在,炸出来的那层“软”壳,嚼起来薄脆轻盈得像层蝉翼,里头的肉却是滑嫩多汁到不行。外头有些馆子做的,要么就是面糊裹得太厚,吃起来全是面疙瘩,要么就是肉炸得过火,干柴得像嚼木头渣子。我跟你说,那都不是正宗的,更不是家常的那个味儿。咱们自己在家做,就是要做出那种外面吃不到的、带着烟火气的、一吃就知道是家里手艺的软炸里脊。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道菜的灵魂——猪里脊。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块肉嘛,随便拿一块都能炸。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做软炸里脊,猪里脊肉,而且最好是大里脊靠前端那部分,筋膜少,肉质细嫩,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你可千万别拿什么梅花肉啊、臀尖肉啊来糊弄。那些肉虽然也嫩,但纤维组织不一样,炸出来总感觉少了点里脊特有的那种“挺括”又“弹嫩”的劲儿。去菜市场,跟相熟的肉摊老板说一声,就指着那一长条光溜溜的里脊,让他给你挑块品相好的。买回来之后,第一步是清洗干净,然后得把它片成大概三四毫米厚的薄片。这个厚度很关键,太薄了容易炸干,太厚了又不容易入味,也影响口感。下刀的时候,一定要逆着肉的纹理来片,这样能有效切断肉的纤维,吃起来才不会塞牙,才能达到咱们想要的软嫩效果。片好之后,用厨房纸把肉片表面的水分彻底吸干,这是为了后面更好地腌制和挂糊。

接下来就是腌制。我妈那会儿,就是简单放点酱油、料酒、姜片葱段去腥,再加一点盐和白胡椒粉。我现在呢,会在我妈的基础上,加一点点我的“小心机”。准备一个大碗,把吸干水分的里脊肉片放进去,加入一勺生抽(提鲜增色,别太多,会把肉片腌黑),两勺料酒(去腥增香,一定要用好点的料酒,比如绍兴黄酒,而不是那种只有酒精味的烹饪料酒),半勺蚝油(这是我的秘诀之一,能让肉片更鲜更滑),少许白胡椒粉(去腥的绝配),再来一点点白糖(提鲜,还能中和咸味,让味道更醇厚)。最后,我还会放几片薄姜和几段葱白进去,用手抓匀,然后戴上一次性手套,给肉片做个“马杀鸡”,让调料充分渗透进去。记住,抓匀之后,静置至少3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冰箱冷藏一小时,效果更佳。腌制这个环节,急不得,味道才能进到骨子里去。

腌肉的时候,咱们就可以来准备面糊了,这可是软炸里脊成功的另一半关键!外面有些炸物,喜欢用厚厚的面粉糊,那叫“裹面”,咱们这个叫“挂浆”,强调的是薄、软、脆。我试过无数种配方,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自认为最完美的比例。

面糊组成部分 作用 我的推荐用量(克/毫升) 备注
面粉 (中筋) 提供基础结构 100克 决定面糊的“筋骨”,太少易散,太多则厚
玉米淀粉 增加酥脆度 50克 关键!没有玉米淀粉就没有那种“嘎嘣脆”
鸡蛋 (全蛋) 增香、乳化、上色 1个 (约50克) 带来蛋香和金黄色泽,使面糊更滑顺
清水 调节稠度 约60-80毫升 少量多次加入,直到达到理想稠度
食用油 提升酥脆度 5毫升 让炸出来的外壳更酥脆,减少吸油
泡打粉 (可选) 增加蓬松感 2克 (约1/2小勺) 喜欢更蓬松的可以加,但我不常用,怕抢味
调味 2克 (约1/2小勺) 少量,与肉片味道互补

面粉、玉米淀粉、泡打粉(如果用的话)、盐先在一个大碗里混合均匀,然后打入一个鸡蛋,接着少量多次地加入清水,用筷子或者打蛋器朝一个方向搅匀。搅的时候你会发现,面糊会变得越来越顺滑,直到最后加入那一小勺食用油,再搅拌均匀。最终的面糊,它的稠度应该是那种,筷子蘸一下能均匀地挂住一层,提起时会缓慢滴落,但又不会流得特别快,有点像咱们冲的米糊,又比米糊略稠一点。我管它叫“似挂非挂”的状态。这个稠度,你得凭手感和经验来,文字描述总归差了点意思。如果太稀,裹不住肉;太稠,炸出来就全是面疙瘩。搅好之后,让面糊静置10-15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水,这样炸出来的面衣会更细腻。

面糊和肉都准备妥当了,接下来就是下锅炸了。这一步,油温和火候的控制,简直是决定成败的生命线。锅里倒入足够的食用油,油量要足以没过肉片,这样炸出来的里脊才能受热均匀,色泽金黄。开中大火烧油,我通常会用一根干净的筷子伸进油里,如果筷子周围冒出密集的小气泡,那就说明油温达到了六七成热,也就是180℃左右,这个温度是第一次炸的最佳时机。

把腌好的里脊肉片,一片一片地放进面糊里,让它均匀地挂上一层薄薄的面糊。千万别把所有肉片一股脑倒进去,那样面糊容易结块,肉片也容易粘连。用筷子夹起裹好面糊的肉片,轻轻地、一片一片地放入热油锅中。注意不要一下子放太多,避免油温骤降,导致肉片吸油过多,口感发硬。肉片下锅后,你会听到那美妙的“滋啦”声,这是炸物特有的交响乐。用筷子轻轻拨散,让它们不要粘在一起。炸到颜色微微发白,面糊定型,肉片浮起,大概需要一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来沥油了。这叫“初炸”,目的是把肉片炸熟并初步定型。

所有肉片都初炸一遍之后,咱们就得进行关键的复炸了。这一步是确保软炸里脊外壳酥脆到极致的秘诀。把油锅的火调大,将油温再次升到七八成热,也就是190-200℃,比第一次炸的油温更高。待油温升高后,将初炸过的里脊肉片,分批再次倒入锅中。这一次,炸的时间要短,大概30秒到一分钟。你会在锅里看到肉片迅速变得金黄诱人,外壳也变得更加酥脆。捞起的时候,用漏勺掂一掂,能明显感觉到它变得更轻盈、更硬挺了。迅速捞出,沥干多余的油。

炸好的软炸里脊,那真是色泽金黄,香气扑鼻,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这时候,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准备蘸料了。我先生从小就爱吃椒盐味儿的,所以每次我都得准备一小碟现磨的椒盐(用花椒粒、盐炒香后擀碎,加点白胡椒粉和孜然粉)。而我呢,更偏爱蒜蓉酱油醋汁,用蒜末、生抽、香醋、一点点糖和香油调匀,再撒点香菜末,蘸着吃,那叫一个解腻提鲜。当然,如果你喜欢酸甜口,也可以调个简单的番茄酱醋汁。

讲真的,这道菜吃的就是一个“趁热”。刚出锅的软炸里脊,外壳是那种一碰就哗啦啦掉渣的酥脆,咬开来,里头的肉质却是白嫩得几乎入口即化,带着腌制过的淡淡咸香和肉的本味。一口咬下去,能听到外壳破裂的清脆声响,接着就是肉的弹嫩,再配上喜欢的蘸料,简直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这么多年,我从我妈那学来的菜肴不计其数,但软炸里脊,在我心里总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位置。它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没有多么复杂的烹饪技巧,但它承载着家的味道,是无数个寻常日子里,用真心和爱意烹制出的美好。所以,下次你想吃炸物的时候,不妨试试这道软炸里脊,别再只知道炸鸡炸薯条了。相信我,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每一步的变化,耐心对待每一个细节,你也能做出让家人惊艳的、充满你家独特风味的软炸里脊。这不光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份对食物和对家人的深情。

软炸里脊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