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甲鱼烧鸡的做法

甲鱼烧鸡的做法

甲鱼烧鸡的做法

要我说,这世上,能真正让人念叨着、记挂着的,除了老妈的拿手菜,便是那些耗费心血、需得几番周折才能成形的老味道了。就拿这甲鱼烧鸡来说吧,它可不是一道能随随便便、图省事儿就能对付过去的菜。我第一次尝试,那可真是兵荒马乱,现在回想起来,厨房里简直像刚打过一场仗。但也是那次,让我彻底悟了,这道菜,与其说是做饭,不如说是跟食材的一场深度对话,一场关于耐心和匠心的修行。

它在我家的餐桌上,通常只会出现在那么几个特殊的日子。不是逢年过节,便是家里有人需要“进补”的时候——我妈嘴里说的“进补”,其实就是找个由头,让我把这道她心心念念的菜给端出来。对我来说,这可不仅仅是一道菜,它简直就是厨房里的一部史诗,从鲜活的生命到碗里的醇厚汤汁,每一步都带着点仪式感。

这道菜,最核心的当然是食材。我向来有个小固执,那就是甲鱼必须得是活的。去市场挑,看它是不是精神头十足,在水里游得欢不欢,裙边厚不厚实。那种蔫头耷脑、眼神无光的,再便宜我也不会要。至于鸡,我坚持用老母鸡,最好是那种在乡下散养、跑惯了的。童子鸡那种细皮嫩肉的,炖出来总觉得少了一股子沉甸甸的肉香和韧劲儿,更别提那熬出来的胶质感了。老母鸡的骨头硬,肉质紧实,炖煮时间长了,才能把那股子浓郁的鸡味儿彻底逼出来,跟甲鱼的鲜甜相得益彰。

好了,食材定好了,接下来就是最“考验人性”的一步——处理甲鱼。我承认,起初我是有点发怵的,毕竟面对一个活生生的、还会张牙舞爪的小家伙。但这也是厨艺精进的必经之路嘛。首先,得让甲鱼“放血”。我通常是把它肚子朝上,按住,用刀在脖子处一划,或者用剪刀剪断颈动脉,让血沥干净。这步至关重要,能最大限度地去除腥味。待它不动了,用开水烫一下,裙边会翘起来,这时候用小刀把裙边上的黑膜轻轻刮掉,再用刷子把甲鱼全身刷洗干净,特别是腹部和四肢缝隙,那些附着的脏东西一定要彻底清理。接着,掀开甲鱼盖,取出内脏,特别是那个绿色的胆囊,切记要完整取出,一旦弄破,整锅汤就毁了!然后把甲鱼肉切块。甲鱼的骨头比较软,但切的时候也要小心。

处理完甲鱼,轮到鸡。老母鸡买回来后,砍成大小合适的块。别太小,炖久了容易散,也别太大,不入味。大概就是麻将牌两到三倍大就行。接着是焯水,这步也关键。冷水下锅,加入几片老姜和一小勺绍兴花雕酒,大火煮开,撇去浮沫。这一步不仅能去除鸡肉的血水和腥味,还能让肉质更紧实。水开后继续煮个三五分钟,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备用。用温水冲洗是为了避免肉质突然遇冷收缩,影响口感。

接下来,就是正式“交响乐”的序章了。

起锅烧油,油量可以稍大一点点,因为甲鱼和鸡肉都要煸炒出香味。油热后,先下大块的姜片,我家里做这道菜,姜是主力,不是配角!起码得用上小半碗的姜片,拍松了,丢进去。再来几瓣大蒜,不用剥皮,拍扁就行,增加蒜香。小火慢慢煸炒,直到姜片边缘微微焦黄,香气四溢。

然后,倒入处理好的甲鱼块,大火猛炒!炒到甲鱼肉表面略微发白,有点紧致的感觉,这能锁住甲鱼的鲜味。接着下鸡块,继续大火翻炒。这股子烟火气,这股子肉香,就是我爱下厨房的原因啊!炒到鸡皮微微发黄,边缘有点焦香,这时候,锅底会有一层金黄的锅巴,别怕,那是美味的积淀。

关键的调味来了。沿着锅边淋入一大圈绍兴花雕酒,一定要沿着锅边,让酒液在高温下瞬间蒸发,带走腥味,留下醇厚的酒香。接着是生抽,我喜欢用海天金标生抽,味道够鲜。再来点老抽上色,让这道菜的颜色看着更诱人。我还会偷偷加一小勺蚝油,给这锅鲜味再加一层深度。翻炒均匀,让每块肉都裹上酱汁。

这时候,可以加水了。我习惯加热水,没过所有食材。加冷水会让肉质紧缩,影响口感。水烧开后,撇去可能出现的浮沫。然后转小火,放入几粒冰糖(我偶尔也会用老红糖,味道更醇厚,看心情),几颗红枣,再来一点干香菇(提前泡发好,香菇水可以留着加进去),它们能为汤汁增添独特的风味和甜度。如果喜欢,还可以放一两片香叶,一点点八角,但不要多,太多会抢了甲鱼和鸡肉的本味。

盖上锅盖,转最小的火,焖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这期间,别老掀锅盖,让它们在锅里慢慢地、温柔地相互渗透,彼此成就。我会时不时去厨房溜达一圈,闻闻那弥漫开来的复合香气,那是时间在锅里悄悄施的魔法。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掀开锅盖。哇!那画面,那香气,真是让人心神荡漾。汤汁已经变得浓郁,肉质也变得酥烂。这时候,尝尝味道,根据个人口味加盐。我通常会再撒一把葱段,增添一丝清新的香气和翠绿的颜色。如果觉得汤汁不够浓稠,可以开大火收汁,但一定要小心看着,别烧干了。我个人更喜欢汤汁略微多一点,因为这汤汁才是这道菜的精华,拌饭简直是绝配。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一些我个人偏好和经验,我整理了一个小表格,关于这道菜不同做法的对比和我的选择:

特性/食材 传统做法(偏农家) 我的偏好(略有改良) 理由/心得
鸡肉选择 普通土鸡或老母鸡 散养老母鸡 鸡味更浓郁,肉质更紧实,胶质感更强,适合长时间炖煮,与甲鱼风味互补。
甲鱼处理 简单去内脏,不去裙边黑膜 彻底去腥,刮净裙边黑膜,取胆关键 裙边黑膜影响口感和观感,胆囊破裂毁汤。彻底清洁是美味基础。
姜蒜用量 适量去腥 姜片大量,蒜瓣拍扁,足量爆香 姜是这道菜的灵魂,不仅去腥,更增添独特的辛香和暖意。
调味酱料 生抽、老抽、盐、酒 生抽、老抽、绍兴花雕酒、蚝油、少量冰糖/老红糖 蚝油能增加鲜味和复合口感,冰糖/老红糖则让汤汁醇厚,颜色亮泽。绍兴花雕酒是点睛之笔。
炖煮时间 1-1.5小时 1.5-2小时(小火慢炖) 更长时间的慢炖能让甲鱼和老母鸡的胶质充分释放,肉质达到酥而不烂的境界,味道更融合。
其他辅料 无或少量香料 红枣、干香菇(及其泡发水)、少量香叶八角 红枣和香菇能增加汤汁的自然回甘和鲜美度,香叶八角提香,但绝不能喧宾夺主。
收汁程度 汤汁较多 略微收汁,保持一定浓稠度 汤汁浓稠,更能挂在食材上,入口滋味更足,拌饭效果一流。但不能收得太干,失去了炖菜的本意。

这道甲鱼烧鸡端上桌,热气腾腾,汤汁红亮诱人。夹一块甲鱼裙边,入口滑糯Q弹,带着天然的胶质感,无需咀嚼便融化在舌尖。再尝一块鸡肉,经过长时间的焖炖,已经酥烂到骨肉分离,筷子轻轻一拨就脱骨,肉纤维里饱饱地吸足了汤汁的鲜美,带着姜的辛香和酒的醇厚。喝一口汤,那滋味更是妙不可言,浓郁、醇厚、鲜甜,仿佛把山珍海味的精华都凝练在这一碗之中。吃完之后,嘴唇都会被那丰富的胶原蛋白粘得有点黏,这正是这道菜的魅力所在。

这道菜,与其说它复杂,不如说它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和对食材的敬意。从挑选到处理,从煸炒到慢炖,每一步都是在为最终的美味加分。它可能不像快手菜那样立等可取,但等待的时光,却让最终的品尝变得更加珍贵。每一次烹饪,每一次分享,都让我感受到厨房的温暖和食物带来的幸福感。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次味蕾的旅行,一段与家人朋友共享的时光。如果你也愿意花上那么一两个小时,去慢慢琢磨这道菜,我敢打赌,它一定会成为你家餐桌上的经典,成为你记忆里挥之不去的老味道。它值得你所有的付出。

甲鱼烧鸡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