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打吗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经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对儿童的健康,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构成严重威胁。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主要使用两种乙脑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那么,乙脑灭活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新生儿需要接种多种疫苗来建立早期免疫保护,乙脑灭活疫苗正是其中之一,它可以有效预防乙脑病毒感染。
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哪个更好?
1. 接种次数不同
两种疫苗的免疫程序有所不同。乙脑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多剂次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基础免疫一般需要接种三或四剂;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基础免疫只需接种两剂,加强免疫一次,全程共三剂即可建立长效免疫。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在体内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持久的免疫力。然而,减毒活疫苗对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较高,稳定性不如灭活疫苗。
例如: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程序:
通常情况下,婴儿在6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间隔7-10天接种第二剂,18-24月龄和6岁时分别进行加强免疫。对于乙脑高发地区的儿童,如果既往免疫史不明确或未完成全程接种,应及时进行补种。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
一般在1岁时接种第一剂,2岁时进行加强免疫,7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
2. 免疫持续时间不同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持久,保护期更长;而灭活疫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每隔数年进行加强免疫以维持保护效果。虽然理论上多次加强免疫可以提高保护水平,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卫生部门建议乙脑疫苗的总接种次数不宜超过五次。
3. 应用范围和发展历史
乙脑减毒活疫苗主要由中国研发生产,并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上市以来,全球范围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早期的乙脑灭活疫苗多采用鼠脑组织培养,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些国家已停止使用。目前,中国使用的乙脑灭活疫苗主要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安全性较高,但尚未在其他国家广泛应用。
选择哪种乙脑疫苗更合适?
虽然灭活疫苗的单次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由于需要多次接种,总体不良反应风险可能更高。而减毒活疫苗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持久,因此,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为宝宝选择减毒活疫苗进行乙脑预防接种更为合适。 国家免费提供的乙脑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是预防乙脑的首选。
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
疫苗接种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以便及时建立免疫保护。
-
在开启疫苗瓶和注射过程中,应避免消毒剂接触疫苗,以免影响疫苗效力。如发现疫苗出现摇不散的块状物、瓶身破损或疫苗颜色异常,则不可使用。疫苗开启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剩余疫苗需妥善处理。
-
8个月以上健康儿童以及来自非流行区的其他健康人群均为乙脑疫苗的适用人群。
-
乙脑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接种后少数儿童可能出现短暂的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偶见皮疹,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
儿童接种方法:首次接种0.5ml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2岁和7岁时分别进行加强免疫,每次剂量均为0.5ml。其他人群的接种方法可参考儿童免疫程序。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两种乙脑疫苗的区别,并认识到减毒活疫苗在预防乙脑方面具有更多优势。如果您计划为宝宝接种乙脑疫苗,建议优先选择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