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排骨汤的做法

排骨汤的做法

说起来排骨汤,好像简单得不得了,不就是排骨丢水里煮嘛?但嘿,想熬一锅真正清亮、不油腻,喝下去能从心底里暖起来的汤,里头学问可真不少。尤其是那种带着淡淡肉香和蔬菜甜味儿的,不是那种“白花花”看着就腻人的大骨汤。我今儿就跟你叨叨,我自家厨房里那点儿压箱底儿的做汤心得,全是这么多年一边煮一边琢磨出来的。

首先啊,这汤好不好,食材是第一位的。排骨啊,我喜欢用小排,就是靠近脊椎、带着一点点脆骨的那种,肉不会太厚,骨头也相对小巧,熬起来味道容易出来,而且炖久了骨头边上的肉软软糯脆脆的,特别好吃。去菜场,要挑那种颜色鲜亮、看着干净、摸起来有点弹性、没啥怪味儿的。我一般会提前跟相熟的肉摊老板说好,要稍微带点肥的,太瘦的排骨熬出来的汤会有点寡淡。买回来后,先别急着剁,整条或者大块地用清水冲洗几遍,把表面的血水冲掉。

这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焯水。好多人觉得麻烦想省,或者随便煮煮完事儿。不行!大错特错!你想啊,排骨里那些血水、浮沫、淋巴啥的,全靠这一步清理干净。我的习惯是冷水下锅,把洗好的排骨冷水放进锅里,水要没过排骨。然后开中大火,水慢慢上来,排骨里面的脏东西会随着温度升高慢慢被“挤”出来。水面会开始出现一层层脏兮兮的浮沫,颜色有点灰有点褐。这时候别偷懒,用勺子耐心地撇掉这些浮沫,一定要撇干净,边煮边撇,撇到水基本清澈为止。有时候我会换一两次水,确保彻底。这个过程可能要十几分钟,甚至更久,取决于你的排骨有多新鲜、洗得有多干净。但相信我,这一步的耐心,决定了你的汤会不会有腥味、会不会浑浊。撇干净沫子、看着水差不多清了,就把焯好水的排骨捞出来,用温水或者热水冲洗干净附着在排骨上的浮沫,尤其是骨头缝里,别用冷水激,会让肉紧缩。

排骨处理好了,就该进锅慢炖了。我个人偏爱砂锅,总觉得砂锅炖出来的汤特别有味道,保温性也好。没有砂锅,厚底的不锈钢锅也行,但别用那种薄薄的汤锅。把冲洗干净的排骨放进砂锅里,加足量水,水要一次加够,至少要没过排骨两指节高,因为炖的时间长,水会蒸发。加水的时候,记得用温水或者热水,这点也很重要,跟冲洗排骨一个道理,避免冷水突然刺激肉质。

然后盖上盖子,大火烧开。等它咕嘟咕嘟冒大泡了,立刻!立刻把火调到最小最小的文火!对,就是那种勉强能让水面冒几个泡泡、似开非开的状态。这第二个秘诀来了——全程小火慢炖。大火猛煮容易让汤变白变浑浊(除非你就是要熬奶白汤,但咱们今儿说的是清汤),还会把肉炖得又老又柴。小火呢,是让骨头里的鲜味、胶质,还有排骨肉本身的香气,一点一点温柔地释放到汤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急不来。

我通常会先炖个至少一个小时。这时候汤的颜色会变得有点微微发黄,骨头和肉香也慢慢飘出来了。接下来,该放点配角了。我喜欢加生姜,去腥增香,来两三片就行,不用多。再来点儿能增加汤的清甜和色彩的蔬菜,甜玉米胡萝卜是我的首选。玉米切成段,胡萝卜切滚刀块。这些蔬菜别放太早,煮久了会烂,营养和甜味儿也跑没了。等排骨炖了一个小时后,把姜片、玉米段、胡萝卜块儿一起扔进去。盖上盖子,继续用那个最小最小的文火,再炖至少四五十分钟

你知道吗?炖汤的时候,厨房里那种安安静静、只有细密的‘噗噜噗噜’冒泡声,伴随着越来越浓郁的肉香、玉米的甜香、胡萝卜的清香,感觉特别治愈。有时候加班回家晚了,一推开门,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这股子汤味儿,哎呀,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散了大半。就让它在那里,不急不躁地,把所有食材的精华都慢慢地融进汤里。

关于放盐,这可是个大讲究!我见过不少新手,或者心急的朋友,一开始就把盐撒进去了。结果呢?肉炖出来又柴又紧,汤的味道也“死”了,不鲜。盐会让蛋白质过早收缩,阻止鲜味儿的释放。所以我的规矩是,快要关火前五到十分钟,或者干脆盛出来喝之前再加。这样排骨的鲜味儿能完全释放出来,汤的味道也更醇厚,而且肉的口感也能保持软嫩。加盐的时候,一点一点加,尝一下,不够再加,别一次加猛了。除了盐,我一般不加其他什么鸡精味精,靠食材本身的鲜味儿就足够了。有人喜欢加点白胡椒粉,我偶尔会加,但也是盛到碗里再撒一点点,不破坏汤的原味。

炖到时间了,关火。别急着掀盖子,让它在锅里焖个十来分钟,味道会更浓郁。盛一碗,先不急着喝,就看着那清澈透亮、微微泛着金黄色的汤色,上面飘着几颗金黄的玉米粒儿、几片橘红的胡萝卜,排骨安静地躺在碗底,再冒着腾腾的热气,光看就治愈。舀一勺送进嘴里,不是那种浓烈的味精味儿,而是淡淡的、醇厚的鲜甜,骨头和肉熬出来的自然鲜,混合着玉米和胡萝卜的植物甜,暖流从喉咙一路滑下去,一直暖到胃里,舒服得叹气。咬一口排骨,轻轻一抿就脱骨,肉吸饱了汤汁,软嫩入味。再嚼嚼玉米和胡萝卜,带着汤的鲜味儿,也甜滋滋的。

对比一下市面上或者有些人喜欢熬的奶白大骨汤,我的清炖汤是完全不同的路子。那种奶白汤通常需要大火甚至猛火炖,让骨髓里的脂肪乳化到汤里,所以颜色发白,味道也更浓郁厚重,理论上钙质释放得更多(虽然实际能吸收多少是另一回事儿)。但我总觉得那种汤喝多了有点腻,而且容易盖掉食材本身的味道。我的清炖汤,追求的是一个清、鲜、甜的平衡,喝起来没负担,能真正喝到食材最纯粹的味道。

特性 我的清炖排骨汤 传统的奶白大骨汤
汤色 清澈透亮,微带金黄 乳白浓郁,略带浑浊
口感 清淡醇厚,回味甘甜 浓郁厚重,有时略显油腻
主要风味 排骨原味、蔬菜清甜、姜的暖意 骨髓脂肪香、肉香
关键操作 焯水干净全程小火慢炖 可能涉及大火猛煮乳化脂肪
加盐时机 临关火前或喝前 炖煮过程中或最后
适合场景 日常滋补、清口解腻、病中恢复、四季皆宜 追求浓郁感、需要大量钙质(理论上)
我的偏好 ❤️❤️❤️ (强力推荐,常喝不腻) 偶尔尝尝,不如清汤常喝

你看,差别还是挺大的。有时候家里有人感冒,或者胃口不好,我都会炖这么一锅。热乎乎地喝下去,感觉身体立刻就有了力气。哪怕是酷暑天,只要空调别打太冷,喝一碗清清淡淡的排骨汤,也觉得很舒服,不会上火。

炖汤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挺考验耐心的。从一开始挑排骨、仔细焯水撇沫,到后面的小火慢炖、把握放盐的时机,每一步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做砸过吗?当然有!刚学的时候,不是沫子没撇干净汤浑了,就是火太大肉炖柴了,要么就是盐放早了,味道总差点儿意思。都是慢慢摸索,慢慢调整过来的。有时候朋友来家里,喝了我炖的汤,都会问怎么能炖得这么清亮还这么鲜。我就会笑嘻嘻地告诉他们,没啥秘密,就是耐心、细心,还有那一点点火候上的坚持。

剩下的汤怎么办?第二天早上煮个面条,用这个汤做汤底,简直完美!或者煮粥的时候倒进去,味道更浓郁。总之一点儿都不能浪费。

所以啊,别看这道排骨汤朴素,它承载了太多家的味道、温暖的回忆。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美味,但就是那种普普通通、扎扎实实地能滋养你的味道。有时间,也给自己或者家人炖一锅试试吧。记住那几个关键点,别着急,慢慢来,你会发现,一锅好汤带来的满足感,远不止是口腹之欲。

排骨汤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