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自制草莓酱的做法

自制草莓酱的做法

你说说看,这市面上多少号称“手工”的草莓酱,买回来一尝,不是齁甜到发腻,就是一股子廉价香精味儿,哪有自己亲手熬出来的那股子灵气和鲜活劲儿?我这人啊,对吃食向来有点“老顽固”的脾气,总觉得凡事能自己动手,那滋味儿就多了几分用心,少了些许凑合。尤其是这草莓酱,每年一到春末夏初,草莓那红艳艳的模样一露头,我的心就开始痒痒了,总要寻摸一篮子顶好的草莓回来,亲手给它们一个华丽的变身。

这做草莓酱,要我说,头一件儿,也是最要紧的,就是选草莓。别看都是红彤彤的,里头的门道可大了去了。我从不买那种一看就是催熟的、外表鲜亮得过分,但闻起来没啥香味儿的。要买就买本地小农家种的,最好是那种带着点儿田埂泥土气息的。草莓得个头饱满、颜色深红均匀,摸上去微微有点儿弹性,最重要的是,凑近一闻,得有股子扑鼻而来的浓郁果香。那种闻着不香的,哪怕再好看,熬出来也少了魂儿。蒂要翠绿新鲜,说明刚采摘没多久。你别怕它表面有点儿小磕碰或者长得不规则,那些“歪瓜裂枣”有时候反倒更甜更野,那是阳光和雨水自然雕琢的痕迹。

草莓选好了,清洗也是个细致活儿。别直接水龙头底下猛冲,那样会把娇嫩的果肉冲烂了,也把那点儿珍贵的香气给冲散了。我通常会把草莓轻轻放到一大盆水里,加一小勺盐或者面粉,轻轻晃动几下,让它们在水里打个滚儿,把表面的脏东西和农残带走。然后捞出来,用流动的水再冲洗一遍,最后沥干水分。记住,去蒂要在洗干净后进行,不然草莓会吸入生水,影响风味和保存。

接下来就是切草莓了。这步看你个人喜好,有人喜欢把草莓切成小丁,熬出来的果酱会更细腻;我呢,更喜欢把大颗草莓对半切,或者切成四瓣,小颗的就直接保留原状,这样熬出来的果酱能吃到大块的果肉,口感特别扎实。切好的草莓,先别急着下锅。这是我的一个小秘诀——糖渍。把切好的草莓放到一个大碗里,撒上糖。这糖的比例,我是有自己的一套心经的。市面上很多食谱都说草莓和糖1:1,甚至更多,我觉得太甜了,完全盖过了草莓本身的鲜酸。我个人最偏爱草莓和糖的比例是1:0.6到1:0.7。也就是说,一斤草莓,我放六到七两糖。这样熬出来的果酱,甜度适中,还能保留草莓自然的酸度和清香。

我的糖量选择:

糖与草莓比例(重量比) 预期甜度 粘稠度 储存时间(开封后) 我的个人评价
1:1 极甜 最稠 最长 太甜,完全掩盖果味,不推荐
0.8:1 偏甜 较稠 较长 适合爱甜人士,但少了些灵动
0.6:1 – 0.7:1 (我的最爱) 甜中带酸 适中偏稠 中等 果味浓郁,酸甜平衡,口感绝佳
0.4:1 微甜 偏稀 较短 更像果酱汁,需尽快食用,更适合淋汁

至于糖的种类,我一般用冰糖和细砂糖混合。冰糖能让果酱色泽更亮,口感更清甜,细砂糖则溶解快,方便操作。把糖撒到草莓上后,搅拌均匀,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到冰箱里冷藏至少3-4个小时,最好是过夜。这糖渍的过程,能让草莓充分出水,同时糖分渗透进去,不仅能保持果肉的完整性,还能让熬出来的果酱风味更醇厚,色泽也更通透。

等草莓在糖汁里浸泡得差不多了,那些红艳艳的果肉浸在清亮的糖水里,已经透着一股子迷人的光泽。这时候,把它们连同析出的果汁一起倒入一口厚底的不锈钢锅里。为什么要用厚底锅?因为熬果酱时间比较长,厚底锅受热均匀,不容易糊底,这点儿,过来人都是知道的。别用铁锅,容易和水果的酸性物质反应,让果酱变色。

开火,先用中大火煮开。你会看到锅里的草莓汁咕嘟咕嘟冒泡,这时候会有很多浮沫,这些浮沫要用勺子小心地撇掉,它们会影响果酱的清澈度和口感。浮沫撇干净后,转小火,开始漫长的熬煮。这熬果酱啊,没有捷径,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温柔。小火慢熬,让草莓的香气一点点释放出来,果汁慢慢浓缩。期间要时不时地用木勺或硅胶铲轻轻搅动,防止粘底,但又不能搅得太频繁太用力,不然会把果肉搅碎成泥,那就失去了大块果肉的乐趣了。

熬煮到一半的时候,我会加入另一样灵魂调料——柠檬汁。柠檬汁可不只是为了增加酸味儿那么简单,它里面的果胶和酸性物质,能帮助果酱更好地凝固,同时也能提亮果酱的颜色,让整体风味更加平衡。我通常用半个到一颗新鲜柠檬的汁,根据草莓的甜度和成熟度来调整。现榨的柠檬汁,那股子清新的香气,是任何瓶装浓缩汁都无法比拟的。

随着水分的蒸发,锅里的果酱会越来越浓稠,颜色也从鲜红变成深沉的红宝石色。这时候,屋子里会弥漫着一股子甜甜的、带着点儿浆果特有的清新气息,闻着就让人心情大好。怎么判断果酱熬好了呢?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经验活。我一般会用“冰盘测试”:提前在冰箱里放一个干净的小碟子,等到觉得果酱差不多了,就舀一小勺果酱滴到冰盘上,等它冷却几秒钟,然后用手指在果酱上划一道。如果划开的痕迹不会很快合拢,就说明果酱的浓稠度差不多了。还有,你也可以把木勺从果酱里提起来,让果酱从勺边滴落,如果滴落的速度很慢,甚至挂在勺子上久久不掉,那也差不多了。记住,果酱冷却后会比热的时候更稠,所以别熬得太过头了,不然冷了就成“果冻”了。

熬好的果酱,趁热装瓶。瓶子的处理也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果酱的保存时间。我通常会把玻璃瓶和盖子提前用沸水煮十分钟,或者放到烤箱里120℃烘烤15分钟,然后取出,控干水分,确保完全干燥和无菌。一定要趁热将果酱装入消毒好的瓶子中,装到八九分满,旋紧盖子后,立刻倒扣放置。倒扣的目的是利用果酱自身的热气,对瓶盖内部进行二次消毒,并形成真空,这样才能延长果酱的保存期限。等瓶子完全冷却后,再翻转过来,放到阴凉干燥处保存。

我家的自制草莓酱,除了抹面包、拌酸奶,还有很多“隐藏”吃法。比如,有时候我会在烤蛋糕的时候,在蛋糕糊里加入一勺,那蛋糕的香气简直绝了。或者做个草莓芝士蛋糕,淋上自制草莓酱,口感层次一下就丰富起来。再或者,到了夏天,用它来冲调冰饮,那滋味儿,透着一股子清甜,带着点儿勾人的酸,是任何工业饮料都给不了的。

说起来,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在熬到快收尾的时候,偷偷放了一小撮新鲜的迷迭香碎,然后又很快捞出来。你别说,那股子草莓的香甜里,竟然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木质香气,特别高级,连我家那平时对这些“花哨”东西不屑一顾的老头子都连连称赞,问我这次是不是又“搞”了什么新花样。所以啊,这做饭做菜,做果酱也一样,有时候就是得有点儿自己的小“叛逆”,加点儿出其不意的小心思,才能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味道。

自己亲手熬的草莓酱,每一口都带着春天的味道,带着你亲自挑选、亲自熬煮的温度和心意。它不只是一罐甜甜的抹酱,更是一段关于季节、关于等待、关于分享的小小故事。每次打开一罐,闻着那醇厚的果香,看着那红宝石般的色泽,心里头就觉得踏实又满足。这,大概就是 homemade 的魅力吧。

自制草莓酱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