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黑米粥的做法

黑米粥的做法

冬天的早上,没有一碗暖呼呼的粥下肚,感觉这一天都是悬空的,好像怎么着都差那么点儿意思。尤其是我家,这黑米粥啊,不是啥稀罕物,但愣是成了大家伙儿心里头的“定海神针”,甭管外面风大雨大,屋里只要飘着这股子带着谷物香、混合着一点点红枣甜味的蒸汽儿,心就稳了。

说起这黑米粥啊,瞧着简单,可里头的门道,嘿,还真不少。市面上黑米品种可多了,颗粒大小、颜色深浅都不一样。我的经验是,别图便宜,也别迷信啥进口的。就找那种颗粒饱满、颜色乌黑发亮但不是那种死黑的,拿手搓一下,掉色不多,闻着有股清淡谷物香的就差不多。我一般是在家附近的杂粮店里买,能让老板给现称,看着心里踏实。要是网购,找个信得过的老店,看评价里有没有说煮出来一股怪味的。选对米,这是头一步,也是最根本的。黑米,这可是粥的骨架,架子没搭好,后面都是白搭。

米选好了,咱来聊聊洗米这事儿。我跟大家说,这第一步的淘洗黑米,可不能像洗普通大米那么粗暴,来回搓啊搓的。黑米外面那层宝贵的皮,或者说,那层花青素,它可是好东西啊!洗得太狠,营养都冲跑了,煮出来的粥颜色也浅,香味儿也打折扣。所以,我一般就是用清水冲个两三遍,把表面浮灰冲掉就行了。别纠结那点儿掉色,正常的很,那是花青素溶于水嘛。你越搓,它掉得越多,心疼不心疼?

然后是浸泡。这步啊,绝对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黑米这东西,质地比较硬,不像糯米那么容易烂糊。不泡透,你煮一天都可能是硬邦邦的,跟嚼沙子似的。我一般都是头天晚上就把淘好的黑米放进一个大碗里,倒足量的清水,让米完全没在水里头,然后直接扔冰箱里。为啥放冰箱?夏天室温高,泡久了容易变味儿,甚至发酵。冬天嘛,放外面问题不大,但冰箱里温度稳定,更放心。泡它个一晚上,少说也得八小时吧。第二天早上起来,你会看到水变成了漂亮的深紫色,米粒也比原来胖了一圈。这泡米水,千万别倒!它里头溶着不少好东西呢,等会儿煮粥要用到。

泡米水带着米一块儿,一股脑儿倒进锅里。用啥锅煮?我个人偏爱砂锅或者铸铁锅,它们受热均匀,保温好,煮出来的粥特别绵软、有层次感。用普通不锈钢锅也行,就是得更小心看着火候,容易糊底。好了,倒进锅里后,加清水。这水和米的比例啊,是直接决定粥的浓稠度的。我喜欢那种喝起来是稠稠的、有点挂勺壁的感觉,但又不是那种黏得拔不开。有个大概的比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期望浓稠度 黑米(量杯) 水(量杯) 备注
稀薄 1 10-12 适合早上快速喝,清淡
中等 1 8-10 我家常做的,浓稠度适中
浓稠 1 6-8 像米糊那样,很饱腹

这个比例不是死的,得看你用的锅、火力大小,还有黑米本身的吸水性。第一次做可以按照“中等”的比例来,煮的过程中要是觉得太稠,可以再加热水调整。记得是加热水哦,别加冷水,那样会影响粥的口感。水一次加够,中途尽量别频繁加水。

好了,水加好了,开火煮粥。先用中大火把水烧开。火候上来后,你会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得看着点儿,小心它沸腾溢锅。水开了之后,迅速转小火慢熬。这个“慢”字儿是精髓!不是闹着玩儿的。盖上锅盖,留一道小缝,防止溢锅。然后就让它在那儿,慢悠悠地咕嘟着吧。这期间,你就可以去干点别的了,洗漱啊,准备早餐配菜啊。但时不时地,你得过来给它搅动一下。为啥要搅?为了防止糊底啊!特别是用普通锅煮的时候,黑米沉底很容易烧焦。就算用砂锅,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每隔个十来分钟,用勺子贴着锅底搅一搅,把沉底的米粒带上来。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粥体从一开始的水米分离,慢慢变得有点黏稠,勺子划过的阻力会越来越大。这个过程特别治愈,听着那细微的咕嘟声,闻着越来越浓的米香,感觉整个家都暖和起来了。

熬粥嘛,耐心是第一位的。我一般会定个闹钟,怎么也得四五十分钟起步。你得时不时揭开锅盖看看,用勺子舀起来看看米有没有开花,粥体是不是到了你喜欢的浓稠度。米粒都软烂了,粥呈现出那种油亮的、深邃的紫黑色,表面泛着光泽,舀一勺起来,能挂在勺子上缓缓流下,而不是像水一样哗啦就没了,那差不多就成了。

加料这事儿,也是看个人喜好。我家比较传统,一般就是加点红枣桂圆。我喜欢用去了核的红枣干,桂圆也是干的。什么时候放呢?我一般是等到粥体开始变得有点稠乎乎的时候,大概煮了三四十分钟吧,再把它们放进去。这样它们有足够的时间煮软,甜味和香味也能慢慢释放到粥里。有些人喜欢加枸杞,枸杞别太早放,快煮好的时候放进去,稍微滚两三分钟就好,煮久了颜色不好看,营养也可能流失。至于糖,我偏爱老红糖,那种颜色深、带着点焦香味的。红糖的甜味跟黑米的谷物香特别搭,而且感觉更温补。白砂糖也行,就是少了那股子醇厚劲儿。啥时候加糖?临出锅前,或者干脆盛到碗里再加,随个人口味调整。别加太多,黑米、红枣、桂圆本身就带甜味儿,尤其红枣和桂圆煮出来那股子天然的甜,是任何糖都替代不了的。那种不是齁甜,是那种很温柔的、从谷物自身和果干里透出来的甜,吃起来舒服。

有人喜欢在黑米粥里加点别的,比如小米、燕麦、各种豆子。我也试过,各有风味。加点花生煮出来更香,加点红豆绿豆啥的更丰富。但我心里最正宗、最让我安心的,还是纯粹的黑米加红枣桂圆。那种极致的简单,反而把黑米本身的香气和口感凸显到极致。煮好的粥,不是死黑,是带着油亮的深紫,舀一勺起来,入口绵软,带着微微的颗粒感(那是黑米皮的质感),又不失那股子黏糯劲儿。一股暖流从喉咙滑到胃里,感觉整个人都熨帖了。

有时候加班晚了,或者晚上没胃口吃别的,我就给自己熬一小锅黑米粥。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闻着屋子里渐渐弥漫开来的暖香,一天的疲惫好像都被那股子烟火气给驱散了。盛一碗出来,热乎乎地捧在手里,慢慢喝着,心里就特踏实。这碗粥,对我来说,不止是食物,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给自己的温柔安抚。

所以你看,一碗看似简单的黑米粥,里头藏着选米的学问,浸泡的耐心,火候的掌控,还有加料的偏爱和时机。每一步都带着做饭人的心思和对家人的爱。下次你想做黑米粥的时候,不妨也慢下来,体会一下这个过程,别急,慢慢熬,熬出属于你家的那份温暖和香甜。

黑米粥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