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鱼的做法]
说起来这松鼠桂鱼啊,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第一次见着它,是在苏州。那鱼端上来,活脱脱一只金黄胖松鼠,尾巴翘得老高,淋上热腾腾的芡汁,“滋啦”一声,像在耳边放了个小鞭炮,那股子甜酸香气瞬间扑鼻,就觉得,哇,这哪儿是菜,这是件艺术品!
可真到自己动手,才知道这艺术品背后得洒多少汗。我第一次在家尝试,那是好多年前了,雄心勃勃,结果呢?鱼肉切得七扭八歪不说,一下油锅,没两分钟就散了,根本没出那“松鼠”形,活像一堆炸鱼块。淋汁儿是滋啦了,可那散着的热气里,全是我的心酸。
不过,这道菜就是有种魔力,越失败越想征服。摔打了几次,才摸出点门道来。今儿就跟你们唠唠我这个“老失败家”的心得,保证跟那些光说步骤的教程不一样,全是血泪史里抠出来的干货。
首先,选鱼。这道菜的灵魂,必须得是新鲜的鳜鱼。别拿鲈鱼、草鱼来凑合,口感差远了。鳜鱼刺少(相对哈,做出来基本没刺),肉质细腻紧实,最适合做这种外脆里嫩、还得造型的菜。去菜市场,眼睛得贼亮,挑那种活蹦乱跳、鱼鳃鲜红、鱼眼清澈凸出的,最好是现杀现宰。回家后,鱼身上的粘液要刮干净,这一步不能马虎,关系到后续的腥味和口感。
然后就是这道菜最考验基本功的环节:起骨打花刀。听着简单,做起来手抖心慌。先把鱼头剁下来(留着,有用!),鱼身从背部下刀,贴着脊骨把两侧的肉完整地片下来。别光顾着快,慢一点,刀贴骨,尽量少留肉在骨头上。鱼肚那边的刺要仔细剔干净。
重头戏来了——打花刀。把片好的鱼肉鱼皮朝下平铺在案板上。先从尾部开始,刀呈45度角斜切下去,深度要到底,但不能切断鱼皮!切啊切,切成连着皮的薄片。切完一边,翻过来切另一边。接着,把鱼肉转个方向,从侧面开始,垂直于刚才的斜刀纹,同样下刀,深度到底,同样不能切断鱼皮。这样切完,鱼肉表面就会形成密密麻麻的菱形块。你看,这活儿急不得,得心静,刀稳。每一刀下去,心里都默念:皮!不能断!
鱼头呢?把鱼鳃去了,从下颚劈开,但不完全断开,展开呈蝴蝶状,跟鱼肉一起备用。
鱼处理好了,简单腌制一下。我一般就用点料酒和几片姜,给它全身抹匀,特别是鱼头,腌个十来分钟去去腥气就行,别放盐,盐会杀出水分影响后面的酥脆。
接下来就是裹粉。这是形成酥脆外壳的关键。用的是干淀粉,我习惯用玉米淀粉。把鱼肉和鱼头表面擦干,特别重要!然后用大量的干淀粉,仔仔细细地、轻柔地拍打在鱼肉上。要让每一片“鳞”都均匀地裹上厚厚的粉,花刀的缝隙里也得塞满。提起来抖一抖,把多余的浮粉抖掉。这一步做不好,下锅炸的时候粉容易掉,外壳就不完整不酥脆了。
炸鱼,这是又一道坎。锅里倒足够的油,要能没过鱼。油温是关键。我喜欢分两次炸。第一次油温大概六成热(筷子放进去,周围冒出连续的小泡),把鱼头鱼尾先放进去炸定型,炸到有点金黄了捞出来。接着小心地把裹好粉的鱼肉拎起来,让鱼皮朝下,轻轻滑入油锅。这时候得使点巧劲儿,一边炸一边用勺子把热油往鱼肉上淋,帮助它迅速定型,让那些花刀切过的“肉片”因为热胀冷缩和淀粉受热而外翻,“炸”出一只松鼠的形状。炸到鱼肉变硬,颜色金黄,捞出来。
第二次炸,把油温升高到七八成热(筷子放进去立刻冒出大量密集的大泡),把鱼肉和鱼头、鱼尾一起下锅复炸,这次时间要短,十几秒到几十秒,目的是让外壳更酥脆、颜色更漂亮。炸到颜色更深一些的金黄就可以迅速捞出来,沥干油,摆盘。鱼肉放在盘子中间,鱼头放前面,鱼尾弯起来高高翘起,摆出个松鼠的造型。
最后,就是调灵魂芡汁了。这碗汁儿的味道,决定了这道菜的成败。我的配方是这样的:
料汁组成 | 我的用量(参考一条1斤半的鱼) | 备注 |
---|---|---|
番茄酱 | 3-4汤匙 | 不用那种颗粒太多的,细腻一点好 |
白糖 | 3-4汤匙 | 甜度可以调整,喜欢甜的多加点 |
米醋或白醋 | 2汤匙 | 提供基础酸度,别用陈醋,颜色和味道不对 |
镇江香醋 | 1汤匙 | 我!的!秘!密!提香增色,味道更醇厚 |
生抽 | 半汤匙 | 少许提鲜,别多,别抢味 |
盐 | 一点点 | 调味,提鲜,别咸了 |
清水或高汤 | 小半碗 (约100-150ml) | 高汤更鲜,清水也可以 |
豌豆、玉米粒 | 适量 | 提供颜色和口感,冷冻的煮一下即可 |
水淀粉 | 适量 | 最后勾芡用,别一次放太多,慢慢加 |
把除了水淀粉、豌豆、玉米粒之外的所有调料倒进锅里烧开,尝尝味道,根据自己喜好调整糖和醋的比例。我喜欢甜酸度比较分明的,但不是齁甜齁酸那种,得平衡。然后加入煮好的豌豆和玉米粒(或者煸炒过的冬笋丁、香菇丁啥的,看你喜欢),再次烧开。
勾芡是最后一步,也是让芡汁浓稠、油亮、能漂亮地挂在鱼身上的关键。水淀粉要一点点地淋入锅中,一边淋一边用勺子快速搅动,看到汤汁变得浓稠、透亮、呈半流动的状态,就可以关火了。芡汁不能太稀,流掉了挂不住;也不能太稠,像浆糊一样。这个度,多做几次就有感觉了。
最后,趁着芡汁热气腾腾,鱼也刚炸好沥油没多久,把滚烫的芡汁均匀地、快速地淋在摆好造型的鱼身上。这一下,“滋啦”声再次响起,伴随着白色的蒸汽腾空而起,那股子香气混合着油炸的焦香和甜酸的果香,一下子充满了整个厨房。看着那金黄的鱼肉瞬间裹上一层橙红油亮的芡汁,上面的豌豆玉米像宝石一样点缀着,那一刻,之前的辛苦烟消云散,成就感爆棚!
端上桌,趁热吃。外壳是酥脆的,带着芡汁的甜酸;里面的鱼肉因为没有二次受热,还是鲜嫩多汁的。一口咬下去,层次感特别丰富。我儿子最喜欢这道菜,每次做,他都要抢着把翘起来的“松鼠尾巴”先吃掉。看着他们吃得开心,听着他们说“真好吃”,就觉得这点折腾真值。
松鼠桂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是耐心,是技巧,是反复练习后的豁然开朗,更是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幸福感。试试看吧,就算第一次不成功,别灰心,多练几次,你也能“炸”出属于你的那只小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