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炸鲜奶的做法

炸鲜奶的做法

说起炸鲜奶,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画面,不是那金灿灿、胖嘟嘟的小方块儿,也不是那种咬一口甜到齁的滋味,而是二十年前,我家楼下那家小馆子,过年才舍得端出来的压轴甜点。那时候物资远没有现在这样富裕,每次一上桌,那股子奶香混着油炸特有的焦香,就能把整桌孩子的魂儿都勾走。我爸妈呢,就跟看宝贝似的,生怕我们一哄而上,把那份来之不易的“甜蜜炸弹”给抢光了。

后来自己进了厨房,什么山珍海味都试着做了,但心里总惦记着那口炸鲜奶。市面上的,总觉得差点意思,要么奶味寡淡,要么外壳太硬,要么甜得发腻。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炸鲜奶改良之路”。这哪儿是做菜啊,简直是修行,是跟自己的味蕾死磕。

我跟你说,这炸鲜奶,看着简单,但凡是那些个“越是简单越见功夫”的菜,里头的门道才叫多呢。咱们得从头说起,首先,这“奶冻”是根基,根基不稳,上面堆砌的再漂亮也是空中楼阁。

牛奶的选择,这是第一要义,也是我最“固执”的地方。市面上什么脱脂奶、低脂奶,还有那些个复原乳,统统靠边站。要做炸鲜奶,请你务必给我用全脂纯牛奶。记住,是纯牛奶,不是什么调味奶,也不是那种香精味儿齁重的乳饮料。为什么?因为全脂牛奶的乳脂含量高,它才能带来那种天然的、浓郁的奶香,和吃起来“润”到心里的感觉。脱脂奶做出来,就跟喝水似的,一点魂儿都没有。我甚至试过加入一小勺的淡奶油,这绝对是我多年摸索出来的小秘密,它能让奶冻的口感更上一层楼,变得更醇厚,更接近那种法式甜点里的“馥郁”。但别贪多,一盒250毫升的牛奶,加个15毫克左右的淡奶油就足够了,多了反而会腻。

接着是淀粉。我知道很多人用玉米淀粉,我也用,但现在我更偏爱木薯淀粉玉米淀粉按比例混合。玉米淀粉的好处是凝固力强,做出来的奶冻切面规整;木薯淀粉呢,能带来一种独特的Q弹和滑嫩感,让炸出来的鲜奶内馅儿不至于死板,而是有点“活”劲儿。我试过多种比例,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不同口感追求的淀粉配比:

口感追求 全脂牛奶 (ml) 玉米淀粉 (g) 木薯淀粉 (g) 糖 (g) 淡奶油 (ml) (可选)
传统扎实 250 30 0 25 15
软糯Q弹 250 20 10 25 15
极致顺滑 250 15 15 25 15

糖的用量,我一般是25克,这个甜度刚刚好,不会抢了奶香的风头,炸出来后撒上薄薄一层糖粉,更是锦上添花。如果你是嗜甜如命的,可以再多加5克,但别再多了,那是对食材本身味道的亵渎。

好了,材料齐活儿,咱们开始熬奶冻。这一步,耐心和火候是关键词。把牛奶、淡奶油、糖和混合好的淀粉全部倒进奶锅里。注意了,一定要冷锅冷牛奶就把淀粉搅匀了,一点儿疙瘩都不能有!我以前犯过一个低级错误,先加热牛奶再倒淀粉糊,结果不是结块就是糊底,气得我恨不得把锅都扔了。所以,提前用手动打蛋器,一点点地,把淀粉和牛奶彻底融合,直到你看不见任何白色粉粒。这一步特别关键,它决定了你奶冻的顺滑程度。

搅拌均匀后,开小火。这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开大火,一不小心就糊底,前功尽弃。一边加热,一边要不停地搅拌,而且是持续不断地搅拌,尤其是锅底和锅边,都是淀粉容易沉淀的地方。你会看到锅里的液体慢慢变得浓稠,从稀拉拉的牛奶,变成像酸奶一样,再到像浆糊一样,最后凝结成团。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到8分钟,具体时间看你火力大小。当它开始变得很沉重,搅拌起来有明显的阻力,并且已经变成一个粘稠的、不再流动的奶糊时,就差不多了。我一般是搅拌到锅铲提起,奶糊能挂在铲子上,而且缓慢地往下滴,而不是快速流淌。这个时候,赶紧关火。

把熬好的奶糊迅速倒入一个铺了烘焙纸或者抹了油的方形模具里。我喜欢用方形的保鲜盒,因为它有盖子,方便入冰箱。用刮刀把表面刮平整,然后震几下,把里面的气泡震出来,这样奶冻才够细腻。接下来就是考验你耐心的时候了:盖上盖子,放入冰箱冷藏至少3小时,最好是隔夜。我通常是晚上熬好,第二天早上再炸。你别想着图快,冷藏时间不够,奶冻不够硬,一切就散,一炸就塌。

等奶冻彻底凝固了,拿出来,倒扣在案板上,撕掉烘焙纸。用一把锋利的刀,先切成等宽的长条,再切成均匀的小方块。我的经验是,切成大约2厘米见方的小块最合适,太大了不易炸透,太小了吃起来没口感。

接下来,就是给这些可爱的奶冻块“穿衣服”了。面糊的配比也相当讲究。我通常准备三个盘子:第一个装低筋面粉,第二个打散一到两颗鸡蛋液,第三个装面包糠

关于面包糠,我强烈推荐用日式粗粒面包糠。它的颗粒更大,炸出来的外壳会更酥脆,更有层次感,那种“咔嚓”一声的爽脆感,是普通细面包糠给不了的。我甚至会悄悄地在面包糠里混入一点点椰蓉碎,比例大概是100克面包糠配5克椰蓉,这能给炸鲜奶带来一种隐约的热带风情,让奶香更富有变化,吃过的人都说妙。

裹的时候,讲究顺序和均匀。先把奶冻块在面粉里滚一圈,让它均匀沾上薄薄一层面粉,抖掉多余的。这一步是防止奶冻直接接触蛋液时过于湿滑,导致后续的面包糠挂不住。然后,把裹了面粉的奶冻块放入蛋液里,让它充分浸润,四面八方都沾上蛋液。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它放到面包糠里,用手轻轻按压,确保面包糠均匀、牢固地附着在奶冻块的每一个表面,特别是棱角处。别怕费事,多裹几下,保证每一个角落都“披盔戴甲”,这样炸出来才够金黄酥脆。

炸!这是炸鲜奶的灵魂一击。油温是成败的关键。我在家里炸,通常用一个小奶锅,这样油量不用太多,又能把奶冻块没过。倒上足量的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都可以,清淡一点的油能更好地突出奶香。开中高火把油烧热。怎么判断油温呢?扔一小粒面包糠进去,如果面包糠立刻浮起来,并周围冒着细密的小泡泡,说明油温差不多在160-170摄氏度了。如果冒大泡甚至变黑,那就是太热了,要赶紧关小火。

一次不要放太多奶冻块进去,分批炸,避免油温骤降。轻轻地把裹好面包糠的奶冻块滑入油锅,它们会很快浮起来。炸的时候要中小火,时不时地用筷子翻动,让它们受热均匀,直到两面金黄。这个过程非常快,一般每批炸个2-3分钟就足够了。你会听到油锅里“滋啦滋啦”的欢快响声,那是面包糠在油锅里舞蹈,变得酥脆的声音。等它们变成诱人的金黄色,捞出来,放到铺了吸油纸的盘子里,把多余的油吸掉。

有人问我,要不要复炸?我的答案是:看情况。如果你追求极致的酥脆,那么可以。第一次炸到金黄捞出后,等油温再次升高一点,再把炸好的炸鲜奶回锅复炸30秒左右,捞出。但我觉得,如果第一次炸的火候掌握得好,外面已经足够酥脆,内里也热透了,没必要复炸,那样反而可能让奶冻内馅儿变得太干,失去它该有的水润感。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一次性炸到位

刚出锅的炸鲜奶,是最最诱人的。外壳是那种诱人的金黄,带着油炸的焦香,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是面包糠碎裂的声音。紧接着,舌尖就能感受到那温热、柔滑、甜润的奶冻内馅儿,带着浓郁的奶香,入口即化,却又带着那么一点点木薯淀粉带来的Q弹。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口腔里交织,简直是美妙的味蕾体验。我喜欢在吃之前,再薄薄地筛上一层糖粉,那星星点点的白色,让金黄的炸鲜奶看起来更精致,也更添一丝丝甜意。如果再配上一小碟新鲜的莓果酱或者蜜豆,那简直是下午茶的顶级享受。

这么多年,我做炸鲜奶,从最初的笨拙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每一次的成功,都像是一种小小的胜利。它不仅仅是一道甜点,更是我厨房里的一个念想,一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回忆。它承载着我家小馆子里的烟火气,也见证着我在厨房里摸爬滚打的成长。每当家人朋友尝到我做的炸鲜奶,眼睛里放出光芒,嘴里不住地夸赞时,我就知道,我这份“固执”和“死磕”,值了。你呀,也别怕折腾,厨房是最好的实验室,动手去试,去感受,去发现,总会做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独特味道。

炸鲜奶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