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列巴面包这些年,总觉得它身上有股子魂儿,不是随便什么面包都能比的。那种沉甸甸的,外壳硬实得有点粗粝,内里却又湿润绵密,带着天然酵母特有的,时而深邃、时而跳脱的酸香,还有黑麦那股子自带的、若有似无的谷物清苦,最后再被茴香籽、葛缕子籽点亮,简直是面包界里的老派绅士,有故事,有底蕴,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小鲜肉能比的。说起来,很多市面上的“列巴”,做得跟普通全麦面包没什么两样,软塌塌,甜腻腻,还没等到嘴边,那股子工业酵母的焦躁气就先跑出来了,我每每遇到,总要撇撇嘴,心里暗忖一句:这哪里是列巴?这分明是对列巴的误解。
所以,想要吃到真正灵魂的列巴,没有别的法子,只能自己动手。这活儿急不来,也偷不了懒。它的精髓,一半在天然酵母里,一半在黑麦粉的运用上,剩下的一半,则是你的耐心和那颗爱折腾的心。
先说天然酵母。这是我做所有欧包的基石,也是列巴风味的灵魂所在。我的天然酵母,养了好几年了,每隔一两天喂一次,它就像个脾气好的老朋友,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安安静静地为你工作。它不似商业酵母那般猛烈,发酵速度慢,却能赋予面包更深沉、更复杂的风味层次。如果你是初次尝试,没有天然酵母,我劝你,别急着做列巴。先从养活它开始。用黑麦粉和水以1:1的比例开始喂养,几天下来,看着它从死气沉沉到冒泡,闻着那股子带着果香和酸奶味的清甜,你会明白,这不仅仅是酵母,更是你和面包对话的开端。我的酵母液是水粉比例100%,活性十足,每次用来做酵头,只需要大概100克,就能把一整颗列巴唤醒。
配料上,我比较偏爱中等黑麦比例的列巴。既能保留黑麦那独特的风味和质感,又不至于让面包太过密实,让人望而却步。这里是我常用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 食材 | 比例 (以总面粉计) | 具体用量 (参考500克面粉) | 备注 |
|---|---|---|---|
| 高筋面粉 | 50% | 250克 | 提供面筋,支撑结构 |
| 中度黑麦粉 | 50% | 250克 | 赋予列巴独特风味和质地 |
| 天然酵母液种 | 20% | 100克 | 我多年养成的老酵,活性强,风味佳 |
| 水 | 70%-75% | 350-375克 | 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黑麦粉吸水多 |
| 盐 | 1.8% | 9克 | 提味,抑制酵母过度发酵 |
| 黑糖/糖蜜 | 5% | 25克 | 增加风味,帮助上色,滋养酵母,我更爱糖蜜 |
| 黄油(软化) | 3% | 15克 | 增加柔软度,可省略或换成植物油,我一般放 |
| 综合香料 | 1% | 5克 | 葛缕子籽、茴香籽、芫荽籽(磨碎混合) |
关于香料,这是列巴的点睛之笔。葛缕子籽(Caraway Seeds)是绝对不能少的,它那股独特的,带着点柑橘香气的辛辣,和黑麦的醇厚简直是天作之合。我还会加点茴香籽(Fennel Seeds)和芫荽籽(Coriander Seeds),稍微研磨一下,香气更足。这些香料一加入,面团立刻就有了灵魂,仿佛从遥远的俄罗斯大草原吹来一阵风。
制作过程,我从来不省略酵头。头天晚上,我一般会用100克酵母液、100克高筋粉、100克水,混合均匀,放在室温下(20-22℃)发酵10-12小时,直到出现大量气泡,闻起来有明显的酸甜酒香。这个酵头(Poolish/Preferment)是面包风味深度的关键,它能让面团在长时间发酵中积累更丰富的芳香物质。
第二天一早,酵头已经活泼地跳动着。我把剩下的黑麦粉、高筋面粉、水、盐、黑糖/糖蜜和综合香料,以及昨晚做好的酵头,统统倒进厨师机里。水温很重要,冬天我会用温水(30-35℃),夏天就直接用常温水,甚至稍微冰镇一下。黑麦粉的吸水性强,所以刚开始面团会比较湿粘,别急着加粉。先低速搅拌5分钟,让所有材料充分混合,形成一个粗糙的面团。这时你会发现,它粘得像是烂泥,没关系,这是黑麦的特性。
接着转中高速搅拌,我一般会搅拌大概10-15分钟。你会发现面团慢慢变得有弹性,虽然达不到高筋粉那种“手套膜”的极致状态,但也能拉出较厚的膜,边缘有锯齿。这时加入软化的黄油,继续搅拌5分钟,直到黄油完全吸收,面团变得更加光滑,富有弹性。揉好的面团,手感会是湿润而略带粘性,但不会粘手粘得太厉害。揉面结束,我会把面团整理成圆形,放到一个抹了油的大碗里,盖上保鲜膜,进行基础发酵(Bulk Fermentation)。
基础发酵是个漫长的过程。我通常会让它在室温(22-24℃)下发酵3-4小时,期间每隔45分钟左右,会给它做一次“折叠”。就是用湿润的手,轻轻地把面团从边缘提起,向中心折叠,转动碗,重复4-6次。这能帮助面团形成更强的筋络,同时排出部分气体,让发酵更均匀。你会看到面团慢慢变得膨胀,充满气泡,体积大概膨胀到1.5倍左右。
发酵好的面团,轻轻倒在撒了薄薄黑麦粉的工作台上。由于黑麦面团比较粘,所以我喜欢用黑麦粉做手粉。整形是需要一点技巧的。我通常会把面团轻轻拍扁,排气,然后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折叠,把它整形成一个紧实的椭圆形或圆形。不要过度揉搓,尽量保持面团内部的气孔。整形好的面团,我会把它放到撒了黑麦粉的发酵篮(Banneton)里,或者用布裹好,接口朝上,进行最后发酵(Final Proofing)。
最后发酵,我一般会选择在冰箱里冷藏发酵12-16小时。低温慢发酵能让列巴的风味进一步醇化,形成更复杂的香气。而且,冷藏后的面团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在烤箱里产生漂亮的“烤箱膨胀”(Oven Spring)。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在室温下发酵1.5-2小时,直到用手指轻按面团,凹陷能缓慢回弹即可。
等到我决定要烤面包的那天,我会提前一小时把铸铁锅(Dutch Oven)或者烤盘放进烤箱,以250℃(最高温度)预热。高温烘烤是列巴拥有酥脆外皮的关键。等到烤箱预热完毕,铸铁锅也烫得冒烟时,小心地把面团从发酵篮里倒扣出来,放到烘焙纸上,然后迅速转移到滚烫的铸铁锅里。
蒸汽是烘烤列巴的另一大秘诀。我会在面团放入烤箱后,迅速往烤箱底部扔几块冰块,或者喷几下水。这样能迅速产生大量蒸汽,帮助面包表皮保持湿润,延缓结皮,让面包有更充分的膨胀空间,最终形成薄脆、有光泽的外皮。盖上铸铁锅盖,先以250℃烤20分钟。
20分钟后,打开锅盖,你会看到面团已经膨胀得非常漂亮,外皮开始上色。这时把温度降到200℃,继续烘烤25-30分钟,直到列巴呈现出诱人的深褐色,敲击底部发出“咚咚”的空心声。
刚出炉的列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外皮硬挺得像个战士,敲起来‘咚咚’作响。但!切记!千万不能趁热切开。我知道那股香气有多诱人,多想立马尝一口。但黑麦面包的内部结构非常密实,刚出炉时内部还在进行“淀粉回生”的过程,如果立即切开,口感会非常湿粘,甚至像没熟透一样。所以,一定要忍住,把它放到冷却架上,让它彻底冷却至少2小时,我通常会等到完全凉透,甚至隔夜再切。
冷却后的列巴,切开的那一刻,刀刃划过厚实外壳的清脆声,真是悦耳。露出的内里是均匀细密的孔洞,颜色比普通面包深邃许多。那股混合着谷物、香料和天然酵母的醇厚香气扑鼻而来,简直能把人魂儿都勾走。我喜欢把它切成厚片,抹上厚厚的黄油,或者搭配奶酪和腌肉,再来一杯黑咖啡,那份满足感,是任何高级餐厅都给不了的。
列巴面包,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一种对时间、对劳作、对天然食材的敬意。每一次从酵母开始,到面团发酵,再到最后出炉的醇厚香气,都像是一场充满期待的旅程。每一次烘烤,都让我在厨房里找到了那份独有的宁静与快乐。如果你也渴望那份朴实又深刻的味道,不妨也试试自己动手,你定会发现,它回报给你的,远不止一块面包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