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排骨啊,我家餐桌上,它绝对是个顶梁柱。倒不是说天天吃,但凡是需要点“硬货”撑场面,或者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第一个想到的多半就是它。别看超市里排骨就那么一溜摆着,好像都长一个样儿,但这小小的排骨里头,门道可多着呢,做法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绝活儿。今天就来絮叨絮叨,我在家折腾排骨这些年,摸索出来的那么点心得和偏爱。
挑排骨这件事儿,我可是有我的小讲究的。超市里常见的有大排、肋排什么的。要做红烧或者糖醋这种需要长时间炖煮或者收汁的,我偏爱用肋排,尤其是中段。这块儿肉多骨头细,肥瘦相间得刚刚好,炖出来软糯不柴,啃起来也过瘾。大排嘛,肉厚,更适合做炸猪排或者煎着吃。别选那种特别宽大、骨头占一半的,要挑看起来肉嘟嘟、颜色粉粉嫩嫩、闻着没啥怪味的。回来第一件事儿,绝对不是直接下锅。我习惯先用冷水把排骨泡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中间换几次水,把血水尽量泡出来。这比单纯冲洗要管用得多,能有效去除肉的腥味。然后呢,就是焯水了。焯水可不是水开了把肉扔进去就行,我是冷水下锅,加点料酒和几片姜,慢慢烧开。水面会浮上来一层脏脏的浮沫,拿勺子仔细撇干净。水沸腾个一两分钟,把排骨捞出来,再用温水冲净。记住,一定要温水,冷水一激,肉就紧了,影响口感。这一步是基础中的基础,马虎不得。
要说我家餐桌上的排骨出镜率冠军,那非红烧排骨莫属。这道菜,看着颜色重,好像很复杂,其实掌握几个关键点,一点不难,而且是那种能把人魂儿都勾走的香。我的红烧排骨,主打一个醇厚、酱香。
焯完水的排骨沥干。锅里放一点点底油,中小火把排骨煸炒一下。这一步非常重要!把排骨表面的水分炒干,炒到颜色有点发黄,甚至带点微焦,油分也炒出来一部分。这样处理过的排骨,再炖煮的时候会更香,肉质也更紧实不松散。炒好的排骨盛出来,锅里留底油。
接下来就是红烧排骨的灵魂之一:炒糖色。很多教程会说用白糖,但我更喜欢用冰糖。冰糖的色泽更亮,味道也更醇厚不发齁。锅里放一小把冰糖,一点点水(或者不放水用油炒),小火慢慢熬。一开始冰糖融化,冒大泡,接着泡泡变小,颜色从透明变淡黄,再到琥珀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冒出浓郁的焦糖香。这个过程要眼睛不离锅,拿铲子搅着,千万别炒糊了,糊了就发苦,整锅菜都毁了。颜色一到位,立刻把刚才炒好的排骨倒进去,快速翻炒,让每一块排骨都裹上漂亮的糖色。
然后赶紧沿着锅边淋入料酒,瞬间会蒸腾起一股香气。接着是各种调料:生抽、老抽。生抽调味,老抽上色,这两样是必须的。比例嘛,生抽多一些,老抽少一些,具体看你想要多深的颜色和多咸的口味,这个得自己试几次才能找到最舒服的平衡点。我还会丢几片姜、一点点葱段,有时候心情好或者排骨有点腥气,会放个八角或者一小块桂皮,但不能多,太多会抢味儿。
加水了!记住,一定是加热水!加热水!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冷水会让刚炒好的排骨肉质瞬间收紧,影响口感。水要一次加够,至少要没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的火,盖上盖子,慢炖。这个慢炖的时间,取决于你喜欢什么口感。喜欢有点嚼劲的,炖个30-40分钟。喜欢入口即化、一吸溜就脱骨的,得炖上1个小时甚至更久。我家老小都爱吃软烂的,所以我通常炖足1小时。炖煮过程中,厨房里弥漫开来的那股复合的肉香、酱香、焦糖香,哎呀,闻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炖够时间,打开锅盖,这时候锅里的汤汁还比较多。转大火开始收汁。这个收汁过程要不停地翻炒,让汤汁变得浓稠,均匀地裹在排骨上。看着那些汤汁一点点变少,颜色越来越深,排骨变得油亮油亮的,声音从咕嘟咕嘟变成滋滋滋的,成就感噌一下就上来了。收汁收到你想要的程度就可以关火了。起锅前,可以尝一下咸甜,如果觉得不够味儿,可以稍微加一点盐或者糖调整。我通常在出锅前会沿着锅边再淋一点点醋,不是为了酸味,而是为了提鲜和解腻,一点点就行,不会吃出来酸味,但会让味道更有层次感。
说完了红烧,再来说说同样人气爆棚的糖醋排骨。和红烧那种醇厚比起来,糖醋排骨要的就是那种明亮、开胃的感觉。它的精髓在于酸甜平衡,还有那层油亮粘稠的糖醋汁。
糖醋排骨的做法争议比较多,有人先炸再炒,有人直接用生排骨裹上面糊炸,有人直接用炒好的排骨炖。我在家做,喜欢一种相对简单又很出效果的方法:排骨焯水步骤跟红烧一样。焯好水的排骨,我喜欢在锅里用一点点油煎一下,或者说是小火煸炒到表面有点焦黄,这个是为了口感更好,炒掉多余油脂。
煎好的排骨先盛出来。关键的糖醋汁怎么调?网上有各种“万能比例”,比如什么1234(1勺料酒、2勺酱油、3勺糖、4勺醋)或者12345(多加一勺水),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但!请注意,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醋的酸度、糖的甜度、酱油的咸度都不同,所以这些比例永远只是个起点。我的经验是,醋和糖是主角,比例非常重要。我喜欢酸甜稍微平衡一点的,但总体是甜大于酸。醋我喜欢用香醋或者陈醋,风味更足。酱油用生抽就行,或者生抽老抽混合一点点。
把调好的糖醋汁(料酒、酱油、糖、醋,按照你喜欢的比例)倒进干净的锅里,开小火烧热。如果想汁水多一点,可以加一点点水或者刚才煎排骨出的油。把煎好的排骨倒进去,翻炒均匀。盖上盖子,小火焖煮十来分钟,让排骨充分吸收汁水的味道。
焖煮好后,揭开盖子,转大火开始收汁。这个收汁过程跟红烧排骨一样关键,甚至更需要耐心。要不停地翻炒,让糖醋汁慢慢变稠,变得像糖浆一样,紧紧地包裹在每一块排骨上。看着那汁水从稀溜溜变成浓稠油亮的琥珀色,排骨在锅里泛着漂亮的光泽,这感觉简直太美妙了。等到汁水收得差不多了,粘稠到能挂在排骨上,就可以关火了。起锅前撒点熟芝麻或者葱花,这盘糖醋排骨就完美了。咬一口,先是酸甜粘稠的酱汁在嘴里爆炸,然后是里面软嫩多汁的排骨肉,层次感十足,特别开胃下饭,或者干脆当个零食,一吃就停不下来。
除了这两大巨头,粉蒸排骨也是我的心头好,尤其适合夏天或者想吃得清淡一点的时候。它跟前两种完全是不同的风格,不炒不炸不红烧,全靠蒸汽,蒸出来那个软烂啊,是别的做法给不了的。
粉蒸排骨的关键是那个米粉。市面上有卖现成的,有原味的、麻辣的。我自己有时候会做,把大米或者糯米淘洗干净沥干,加点八角、桂皮、花椒、干辣椒一起在锅里小火炒到米微微发黄,炒出香味儿。然后放凉,用料理机打成粗粗的米粉颗粒,不用打得太细,带点颗粒感口感更好。
排骨焯水后(是的,又来了,基础步骤),用各种喜欢的调料腌制。我家常用的腌料有:生抽、老抽、料酒、蚝油、一点糖,还有很关键的:郫县豆瓣酱或者红油腐乳。豆瓣酱能带来复合的香辣味和漂亮的颜色,腐乳则能增加一种独特的发酵香气,让肉质更软。再加一点葱姜蒜末,抓匀,腌制至少半小时,最好是隔夜。
腌好的排骨,均匀地裹上米粉。米粉要多裹一些,让排骨表面都沾满。我喜欢在盘底或者蒸笼屉上铺一层土豆块或者芋头块,再把裹好米粉的排骨一块块铺上去。土豆和芋头会吸收排骨蒸出来的油脂和汤汁,变得特别绵软入味,比排骨还好吃。
然后就是上锅蒸了。水烧开后,把排骨放进去,盖上盖子,用中小火蒸。时间要给够,至少1小时,排骨才能达到软烂脱骨的程度。如果排骨块比较大或者你喜欢更烂的口感,可以延长到1.5小时。蒸的时候,厨房里就会飘来那种带着米香、酱香、肉香的复合蒸汽味儿,很温暖很治愈。
蒸好的粉蒸排骨,米粉已经吸饱了排骨的汁水和油脂,变得湿润绵软。排骨肉轻轻一拨就下来了,口感是那种入口即化的软糯。底下的土豆/芋头也软烂得一塌糊涂,沾着排骨的肉汁和米粉的香气,比排骨本身还受欢迎。出锅前撒点葱花或者香菜末,齐活儿!
你看,光是排骨,就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而且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风味和魅力。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做法,比如蒜香排骨、豉汁排骨、排骨汤什么的,也都各有千秋。但对我来说,红烧的下饭、糖醋的开胃、粉蒸的软糯,是家里最常出现、也最让人惦记的几种味道。
总结一下,这几种做法各有侧重:
做法 | 核心风味 | 典型口感 | 复杂程度 | 适合场景 |
---|---|---|---|---|
红烧排骨 | 咸甜醇厚,酱香浓郁 | 软糯脱骨 | 中等 | 家庭聚餐,下饭主菜 |
糖醋排骨 | 酸甜开胃,果香微醺 | 外层微酥/粘稠,内里嫩 | 中等偏高 | 宴客,开胃小吃 |
粉蒸排骨 | 米香浓郁,软糯绵密 | 极致软烂,入口即化 | 中等 | 清淡饮食,老人小孩 |
下回买排骨,不妨试试我说的这几种做法,或者在我的基础上自己琢磨琢磨,找到你家排骨的独家秘方。厨房嘛,就是用来折腾和创造的地方,做出来的菜有人喜欢吃,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