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鸡胗的家常做法

鸡胗的家常做法

我跟你说,厨房里有些食材,天生就是带着“烟火气”的,你别拿它当什么山珍海味,可就是少了它,家里的饭桌就总觉得缺点什么。鸡胗,就是这么个妙物。我敢打包票,你家冰箱里只要有它,再随便翻点儿零碎配菜,半小时之内,一盘能让你连扒两碗饭的“米饭杀手”就上桌了。

很多人说鸡胗难处理,腥气重,炒出来硬邦邦的。那都是没找对路子。我做鸡胗,讲究一个“化腐朽为神奇”,不,应该说是“化平凡为惊艳”。它不是那种需要你文火慢炖几个小时的菜,它就是得快、得脆、得香、得下饭。

我记得小时候,外婆家院子里养了一群鸡,每到逢年过节,家里杀鸡,那鸡胗总是被她老人家留下来,单独炒一盘。外婆那手艺,就俩字:地道。她的鸡胗不是我这种麻辣鲜香的路子,是那种酱香浓郁,带着微微甜口,和青蒜苗一起炒的。那时候,我就蹲在灶台边,闻着那味儿,口水直流。后来自己掌勺,也试过外婆的做法,但也琢磨出了一套更适合当下口味,也更“暴力”下饭的路子。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鸡胗的选择和处理。别看它不起眼,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去菜场,一定要选那种颜色呈紫红或暗红,表面光滑有光泽,摸上去紧实有弹性的。别贪便宜买那些发白发乌,摸起来软塌塌的,那多半是放久了,或者处理不当。买回来,这第一步:清洗

鸡胗这玩意儿,里头总有一层黄色的膜,得把它撕掉。很多人觉得麻烦,或者撕不干净。我跟你说个窍门,先用清水多冲洗几遍,然后用剪刀从鸡胗的开口处剪开,把它摊平。接着,你就会看到里面那层厚厚的,有点像砂纸的内膜,用手指甲或者小刀刃轻轻一抠,沿着边缘慢慢撕,你会发现它其实挺好撕的。撕完内膜,外面附着的一些脂肪和筋膜,也要用剪刀或刀尖剔除干净。这些东西炒出来口感不好,还容易腥。处理干净的鸡胗,再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水变得清澈,闻起来没有明显的异味。这一步,是去腥的基础,也是鸡胗口感脆爽的前提。

接下来是改刀。这个看个人喜好,但也有讲究。有人喜欢切片,薄薄的,容易入味。我个人更偏爱切花刀。就是先沿着鸡胗的厚度切成两半,不要切断,展开后在里面,斜着切细密的十字花刀,注意不要切断,然后翻过来再切几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这样处理的鸡胗,炒的时候受热面积更大,容易卷曲,形成一种特别的,像“鱿鱼花”一样的造型,口感也会更加脆嫩,还能更好地吸附汤汁。

改刀后的鸡胗,需要腌制。这是第二个去腥增香,同时也是嫩化肉质的关键。我的腌制配方是:

料酒:一大勺,主要去腥。我只用料酒,不放白酒,白酒味道太冲,会盖住鸡胗本身的香味。

生抽:一小勺,提鲜。

白胡椒粉:小半勺,这个是去腥的灵魂,一定要放。

淀粉:一大勺。这个是重点!淀粉能锁住鸡胗内部的水分,让它在高温炒制时不易变硬,保持软嫩。抓匀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鸡胗表面被一层薄薄的粉浆包裹,手感滑腻又带着韧劲儿,特别奇妙。

腌制时间至少15分钟,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放冰箱冷藏半小时,效果更好。

配菜方面,我习惯用青椒洋葱姜蒜。青椒,我喜欢用那种不太辣的,像是螺丝椒或者美人椒,口感清甜带点微辣。洋葱,紫皮白皮都行,紫皮的香气更浓郁。姜和蒜,那就得舍得放了,尤其是蒜,多一点,炒出来特别香。姜切片或切丝都可,蒜直接拍扁切末。

到了正式炒制环节。我的原则是:大火快炒

锅烧热,倒油,油量可以比平时炒素菜稍多一点点,大概三到四勺。等到油烧到七八成热,也就是刚冒一点点青烟的时候,把腌制好的鸡胗快速下锅。这一步,油温一定要够高,这样才能瞬间锁住鸡胗的汁水,让它外面迅速变色,里面保持脆嫩。“滋啦——”一声,带着一股子肉香裹挟着料酒的清冽,扑面而来。

快速地煸炒,用锅铲不停地翻动,让每一块鸡胗都能均匀受热。你会看到鸡胗在高温下迅速收缩,切了花刀的会像一朵朵小花一样卷起来,颜色也从粉红变成灰白。这个过程大概也就一两分钟,千万别恋战,炒太久鸡胗会变硬。等鸡胗变色,立刻盛出备用。为什么要先盛出来?就是为了避免鸡胗在后续和配菜一起炒的时候过熟,影响口感。

锅里留底油,如果不够可以再加一点点。先下姜片干辣椒(如果你喜欢吃辣的话,可以提前泡软切段)。小火爆香,直到闻到浓郁的姜蒜香和辣椒的呛香味。接着,放入豆瓣酱,一勺半到两勺,小火慢慢地炒出红油。这一步是这道菜的灵魂!豆瓣酱的香气和颜色,全靠它。别偷懒,炒出红油,菜的色泽和味道才能出来。

等红油出来,把洋葱丝倒进去,大火翻炒。洋葱炒到断生,边缘微微透明,香味也完全释放出来。然后,就是青椒块下锅。青椒不需要炒太久,保持一点点生脆的口感才好吃。快速翻炒几下,让青椒也沾染上锅里的香气。

最后,把之前炒好的鸡胗回锅。这时候,可以调味了:

生抽:一大勺,沿锅边淋入,激发出酱油的焦香。

蚝油:一勺,提鲜增稠。

老抽:半小勺,主要用来上色,让鸡胗的颜色更漂亮。

白糖:小半勺,提鲜解辣,中和味道,别以为放糖就甜,它只是让味道更醇厚。

:适量,根据豆瓣酱的咸度来调整,尝一下再放,别一下放多了。

:出锅前,沿着锅边淋入几滴米醋,量不要多,几滴就好,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能瞬间提亮菜品的风味,让整道菜的香气更立体。

大火快速翻炒均匀,让所有的食材和调料完美融合,汤汁也稍微收浓一点点,挂在鸡胗和配菜上。炒匀后,撒上蒜末,再快速翻炒几下,关火,就可以出锅了。

你看,整个过程快得很。从热油到出锅,可能也就七八分钟的事情。

这盘炒鸡胗,讲究的就是一个锅气。热气腾腾的,青椒的翠绿,洋葱的微黄,和着鸡胗那饱满的酱色,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入口,先是豆瓣酱的咸香,随即是花椒的麻(如果放了花椒),干辣椒的辣,嚼起来,鸡胗独特的弹脆,带着汁水的饱满,还有青椒的清甜,洋葱的辛香,混合在一起,那叫一个过瘾!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你真的会发现,什么山珍海味,都不如这口家常的满足。

我跟你说个小八卦,有次朋友来家里吃饭,我随手炒了这盘鸡胗,她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非要我教她。她说她以前炒鸡胗,不是硬就是腥,从来没想过能这么好吃。我把这些小秘诀一说,她恍然大悟,回去照着做了,效果出奇地好。你看,有些事儿就是这样,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豁然开朗。

至于其他做法,比如什么爆炒鸭胗,或者卤鸡胗,我也爱吃。但要论家常下饭速度快口感好,我这套“辣炒鸡胗”的做法,简直是无可替代的C位。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辣,可以把干辣椒和豆瓣酱的量减少,或者干脆不放干辣椒,用红油豆瓣酱替代。味道一样好,只是少了那份刺激的过瘾。

为了方便你更直观地理解不同做法的口感差异,我把几个关键步骤的处理方式和效果简单总结了一下:

关键步骤 做法一:我的推荐 做法二:传统家常炒法 做法三:卤煮后切片 口感对比
鸡胗改刀 切花刀/薄片 切片 整颗/大块 脆嫩弹牙,易入味,造型美观
腌制 料酒+淀粉+胡椒粉 料酒+酱油 不腌制/简单焯水 锁水嫩滑,去腥提鲜
炒制火候 大火快炒 中火慢炒 无炒制(卤完即食) 锅气十足,外脆内嫩
调味特色 豆瓣酱+姜蒜+醋 酱油+葱姜 卤水香料 香辣浓郁,回味悠长

你看,每一种处理方式,最终呈现的口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这套,就是冲着那种弹脆,入味,重口下饭去的。

所以,下回你再去菜市场,看到那亮堂堂的鸡胗,别再犹豫了,买上几副,照着我的法子,在家也露一手。保证你家饭桌上,又多了一道“常胜将军”!它就是那种,你吃完一盘,还想舔舔盘子,心里想着明天是不是还能再来一盘的菜。别说我没提醒你,米饭可得多准备点儿!

鸡胗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