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鱼,这名字听着就透着一股子“安康”的吉祥劲儿,但头一回在菜市场瞧见它,我差点没忍住惊呼出声——那模样,真是和“安康”俩字儿半点不沾边。灰不溜秋的皮,宽大的扁平身子,尤其那张嘴,阔得像个无底洞,牙齿还尖尖的,简直是“深海怪兽”本兽。可架不住它好吃啊,一旦鼓起勇气把它拎回家,洗净切块,下锅一烹,那股子旁人难及的鲜甜肥美,瞬间就能让你忘记它“丑陋”的出身。所以,别看它长得那个样子,在我家餐桌上,它可是雷打不动的“明星”食材。
我烧安康鱼,偏爱红烧,或者说,更确切点,叫它“酱烧安康鱼豆腐煲”。别的什么蒜蓉蒸、清炖汤,不是不好,只是我觉得,安康鱼天生就是个适合浓油赤酱的主儿,它那自带的胶质和丰腴口感,只有在酱汁的包裹下,才能被激发出最销魂的层次感。而且,我总觉得,光吃鱼肉还缺点意思,得配上同样能吸饱汤汁的豆腐,再来点鲜菇,那才叫一碗下饭的“硬菜”。
咱们先说说这选鱼。挑安康鱼,首要看鱼皮。新鲜的安康鱼,虽然颜色不那么讨喜,但表皮会带着一层湿润的光泽,摸上去有点滑溜溜的,但不是那种黏腻感。最重要的是,要按压鱼身,肉质必须是紧实有弹性的,一按下去能迅速回弹,这说明鱼肉的纤维还没被破坏。鱼眼嘛,自然是清澈透亮、微微凸起的最好。有时候碰上特别大的安康鱼,我还会特意问问老板有没有鱼肝和鱼胃,这两样可是极品!鱼肝比鹅肝还嫩,鱼胃那叫一个脆韧,洗净了一起烧,简直是给这道菜画龙点睛。至于那些看起来干巴巴、摸起来软塌塌,甚至有异味的,直接掉头就走,宁可不吃,也绝不将就。
买回来的安康鱼,处理起来是件细致活。它那层粗糙的皮,我是必剥的。虽然有人说可以带皮烧,但我总觉得带皮会有点腥,口感也粗糙。剥皮的诀窍就是,在鱼头和鱼身连接处切一刀,然后像撕衣服一样,从头部往尾部一撕,整张皮就能轻松撕下来。接着就是剔骨,安康鱼的骨头比一般鱼粗大,但很容易分离,用刀沿着脊骨两侧片开,把鱼肉分成几大块。鱼骨也别扔,洗干净了可以一起炖汤底。鱼肉切成大约三四厘米见方的大块,别太小,太小容易散,也吃不出那种大口吃肉的满足感。鱼肝和鱼胃要单独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特别是鱼肝,要小心翼翼地把血管处理干净,不然会有苦味。全部处理好后,鱼肉、鱼肝、鱼胃统统用少许料酒、姜片、白胡椒粉抓匀,简单腌制个十来分钟去腥。记住,这时候不要放盐,不然鱼肉会发柴。
配菜方面,豆腐我习惯用老豆腐或者北豆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豆腐”,它比嫩豆腐更有韧性,孔隙也更多,能更好地吸附酱汁,久煮不烂。切成和鱼块差不多大小的方块。香菇我爱用干香菇提前泡发,那股子独特的菌菇香气是新鲜香菇比不了的,泡发香菇的水也别倒,沉淀一下,过滤掉杂质,后面可以用来炖煮,鲜味加倍。再来点洋葱块、大蒜瓣和姜片,这些都是给这锅煲增添风味的基础。
接下来就是实战了。我的锅气,那是平时烟火气熏陶出来的。
第一步,热锅凉油。锅烧到微微冒烟,倒上平时炒菜多一点的油,晃匀,让油润满锅底。等油温七八成热,也就是筷子放进去边缘立刻冒小泡泡的时候,将腌好的安康鱼块分批下锅,记住是分批,别一股脑全倒进去,那样锅的温度会骤降,鱼肉就不容易煎香。轻轻晃动锅子,让鱼块受热均匀,待鱼肉表面煎到微微金黄,甚至带点焦边的时候,赶紧捞出来。这一步是封锁鱼肉鲜味、增加口感层次的关键,也能让鱼肉在后续炖煮时不易散烂。捞出后,将鱼肝和鱼胃也稍微煎一下,它们出油更少,所以很快就能捞出。
第二步,爆香底料。锅里留底油,如果不够可以再添一点。先放姜片和蒜瓣,煸炒出香味。接着倒入洋葱块,炒到洋葱变得半透明、散发出甜味。这个时候,我的“秘密武器”就登场了——一小勺郫县豆瓣酱。别多,一小勺足够,多了会抢味。用小火把豆瓣酱煸炒出红油,那股子咸香辣瞬间就弥漫开来,特别勾人。如果你不太能吃辣,也可以用豆豉代替,同样有增香提鲜的效果。
第三步,调味下锅。豆瓣酱炒香后,沿着锅边淋入料酒,激发出浓郁的酒香。然后是生抽、老抽、蚝油和少许白糖。生抽负责咸鲜,老抽上色,蚝油增稠提鲜,白糖则是平衡咸味,让酱汁的味道更圆润。我喜欢再加一小撮干辣椒段,那种辣椒的焦香,能把鱼肉的鲜味衬托得更足。快速翻炒几下,让酱料完全融合。
第四步,炖煮入味。把之前煎好的安康鱼块、鱼肝、鱼胃,以及切好的豆腐块和泡发好的香菇一股脑儿倒进锅里。然后,倒入泡香菇的水和适量开水,水量要没过食材,但又不能太多,太多汤汁寡淡,无法浓郁。水沸腾后,尝一下汤汁的味道,如果觉得淡可以再加点盐,不够鲜可以加点蚝油。盖上锅盖,转中小火,咕嘟咕嘟地慢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25分钟。
慢炖的过程,就是等待美味升华的过程。我喜欢凑近锅边,看着汤汁慢慢变浓稠,鱼肉在酱汁中翻滚,豆腐块逐渐吸饱了汤汁,颜色也变得油亮。那股子复合的酱香味、鱼肉的鲜味、豆腐的豆香味,还有香菇特有的菌菇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直是折磨人的等待。
调料 | 常用比例(适用于1斤左右鱼肉) | 个人微调偏好 |
---|---|---|
食用油 | 适量(煎鱼用) | 比平时炒菜略多 |
姜片 | 5-6片 | 姜越多越好,去腥增香 |
蒜瓣 | 5-8瓣 | 稍微拍扁,释放蒜香 |
洋葱 | 半个(切块) | 增加甜味和香味层次 |
郫县豆瓣酱 | 1小勺 | 少量煸炒出红油是精髓 |
料酒 | 3汤匙 | 必须沿锅边淋入,激香 |
生抽 | 3汤匙 | 海鲜酱油更佳 |
老抽 | 1汤匙 | 上色,不能多,否则发苦 |
蚝油 | 2汤匙 | 浓郁鲜味来源 |
白糖 | 1茶匙 | 提鲜增味,不可省略 |
干辣椒段 | 适量(可选) | 增加复合香辣味 |
香菇水/开水 | 没过食材 | 香菇水是天然增鲜剂 |
炖煮时间到了,掀开锅盖,一股热气夹杂着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让人食欲大开。这时候,通常汤汁已经变得比较浓稠了,如果喜欢更浓郁的,可以大火收汁,但注意要时不时晃动锅子,以免糊底。出锅前,撒上大把的葱段和香菜,用勺子把热腾腾的汤汁淋在葱段和香菜上,那股子清新的香气和浓郁的酱香完美融合,这道菜才算真正完成。
我家那口子,平时对吃不算挑剔,但只要我烧这道安康鱼煲,他准能多扒拉两碗饭。有一次,我因为着急,煎鱼的时候火候没控制好,鱼皮粘锅了,导致鱼肉有点散,他尝了一口就问我:“今天安康鱼怎么没以前那么完整了?”虽然味道还是在的,但口感上确实差了一截。那次之后我就明白,做菜啊,有时候看着是小细节,可就是这些小细节,决定了一道菜的成败。比如这煎鱼,再比如豆瓣酱的小火慢炒,都是不能省的工夫。
对我来说,这道安康鱼煲,不仅仅是一道菜,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小时候,我家条件一般,海鲜是逢年过节才能尝到的稀罕物。第一次吃到安康鱼,是父亲从外地出差带回来的,当时就觉得,这鱼肉怎么这么特别,嫩滑中带着韧劲,还有股说不出的鲜甜。后来自己学会做菜,就把这种味道记忆复刻下来,并且不断调整,加入了自己对味道的理解和偏好。现在,每当我把这热气腾腾的安康鱼煲端上桌,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那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家人围坐一团,共享天伦的幸福。它不像那些需要繁复摆盘的“硬菜”,它就是一道朴实无华,却能实实在在温暖人心的家常美味。安康鱼,这个外表奇特的深海精灵,在我心里,早就成了餐桌上最亲切、最值得反复回味的“老朋友”了。下次再见到它,别犹豫,勇敢地带它回家吧,你一定会爱上它藏在粗犷外表下的温柔与鲜美。